治理农药污染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药在保证农业丰收的同时,也污染了农业环境,据统计,我国粮食作物由于使用化学农药,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约为280亿kg,占总产量的7%左右。挽回的棉花损失约为73萬t,占总产量的18%。但是随着农药发展的突飞猛进,大量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水体、大气及植物体内等环境,并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造成了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污染了农产品,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刻不容缓。
  一、农药污染现状
  农药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引发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和慢性中毒。全国每年农药急性中毒事件发生千起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千萬元至上亿元。2000年,我国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进行监测,共采集蔬菜、水果30多个品种、1420个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其中一些禁止蔬菜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残留问题严重。2001年二、三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对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量又进行了两次检验抽查,抽样合格率为72.4%和64.5%,其中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十分严重。
  二、农药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途径
  伴隨着农药给人类带来的正效益,其对环境的负效益也与日俱增。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途径主要有:通过污染水体、土壤、大气及环境等4种。
  1、污染水体
  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污染面积大,在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直接散落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农田施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水体;或随农药生产厂直接排入河流;农药使用过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尤其是农田农药流失是水体中的重要来源。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生产了约150萬t滴滴涕,其中有100萬t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
  2、污染土壤
  农药直接进入土壤污染。如:防治杂草使用的除草剂、种子拌种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在病虫害发生期,为防治病、虫、草害喷施的农药,一大部分落入土壤表面,另一部份随大气沉降、灌溉水和动植物残体而进入土壤,化学性质稳定性强的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
  3、农药污染大气
  农田喷洒农药时,一部分向扩散于大气中,农药厂废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如:某农药厂排出的农药气体给周围的蔬菜田造成了严重污染,蔬菜表现叶片皱缩、果实畸形坚硬。
  4、农药污染环境
  由于使用农药,杀伤了大量寄生性的天敌,使自然界害虫与天敌间失去了平衡,从而造成害虫的猖獗。或人们误食了农药残留多的水果、蔬菜,造成死亡、伤亡。
  三、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
  1、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50萬起农药急性中毒事故,但其真实数据每年高达200萬起,其中,大约4萬人,因此丧生。据资料表明,农药中毒会导致头晕、恶心、呼吸不畅乃至窒息死亡。如长期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引起慢性中毒,农药在体内慢慢蓄积,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如致癌、致畸等。
  2、农药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还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自然界中,许多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的死亡,往往是浓缩杀虫剂后累积中毒致死的。
  四、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
  1、提高认识,培训到位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并对农民及广大农药生产经营者进行培训,使他们能能够做到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既能把农药污染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产品又能达到无公害化,实现生产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对症下药,适时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杜绝使用剧毒农药、禁用农药等。科学混配不同的农药,以提高药效和节省药量,减轻农药污染残留。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合理掌握药剂的使用浓度、剂量和次数等,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
  3、加强农药污染的监督、检测
  加强农产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营造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4、保护农业环境、提倡使用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防病虫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合理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病虫害的自然控制作用,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环境。①物理防治防虫方法有:人工防治,如捕杀、黄板诱蚜、灯光诱虫、毒饵、诱饵、糖醋液、性诱剂;防病方法有:高温闷棚、高温杀菌等。②生物防治方法有:包括:天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生物源农药应用等。
  5、减少农药污染,大力推广沼液防治病虫害技术
  沼液不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具有防病抗逆作用。在我国把沼肥沼液应用于农业生产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用沼气发酵残留物既能作肥料部分取代化肥,又能防治23种病害和14种虫害,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的生物农药。许多研究表明:沼肥用于蔬菜与水果的生产,不但不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而且还能显著减少寄生虫卵的存在,同时沼肥中大量的抗生素和维生素还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植物病原菌和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据董晓涛等,2006年在对沼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中发现:他采用沼液浓度为100%、75%、50%、25%、清水对照五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做试验,沼液浓度为100%、调查叶片数78个,总病斑数191.1个,每叶平均病斑数2.45个,病情指数13.8%;沼液浓度为75%、调查叶片数71个,总病斑数191.7个;每叶平均病斑数2.7个,病情指数19.2%;沼液浓度为50%、调查叶片数67个,总病斑数206.7个,每叶平均病斑数3.01个,病情指数29.6%;沼液浓度为25%调查叶片数55个,总病斑数413.6个,每叶平均病斑数7.52个,病情指数47.1%;清水调查叶片数50个,总病斑数434.5个;每叶平均病斑数8.69个,病情指数50.7%;试验表明,用浓度为50%以上的沼液处理黄瓜能有效的抑制白粉病,而浓度为25%的沼液处理黄瓜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但沼液原液及其稀释液均程度不同的表现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不同。这充分证明了:利用沼液防治白粉病能有效减少农药污染的残留。截至2009年,我县共发展户用沼气4014户,先后建成了玉坪乡李家塔300m3大型沼气项目示范工程一座,162户农民用上了清洁环保的管道沼气;大禹乡大峪沟村的“猪-沼-菜”三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沼气的综合开发利用,正在逐步推进,因此,发展沼气,对治理农药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3月1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今年农业科教工作要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確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强化创新驱动、搭建转化平台、突出示范带动、增强发展后劲,重点抓好农业科技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  张桃林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挑战很多,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任务更加繁重
煤层注水是一项最积极有效的减少煤尘产生的措施。为了提高煤层注水的效果,根据润湿剂的复配原理,选取了5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与一种中性无机盐进行复配,得到5种不同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