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合金的动态力学特征及本构关系

来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准确可靠的拟合铜锌合金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帽形、圆柱、拉伸试样进行动态冲击试验和准静态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而得到Johnson-Cook本构模型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剪切应变率为6.3×104~7.8×104 s-1时,铜锌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及热软化效应;在真实压缩应变率为1400~2245 s-1时,用线性拟合获得的应变率强化参数能反映铜锌合金的动态力学特性,但不能准确反映其在更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用Cowper-Symonds应变率强化效应系数修正公式得到符合较高应变率下的应变率强化参数,C1、C2分别为2.0×10-3、0.71,修正后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较高,说明可有效预测铜锌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沿海地区由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而影响氯盐环境下电厂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分析了水胶比、保护层厚度、矿物掺料、表面涂层和阻锈剂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使用寿命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得出结论:对于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不宜低于55 mm,水胶比不宜超过0.4;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等矿物掺料或使用涂层和阻锈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目的 面向混合现实电子沙盘虚拟3D对象,开展3D交互性能与用户体验研究与评估,提出交互设计原则和设计建议.方法 针对混合现实环境下双手可触范围外的虚拟对象“选择”任务开展交互设计研究,引入虚拟对象布局排列方式作为评估变量,在3种典型的虚拟对象布局情况下,分别进行手控光线、头动、眼动与手势协同的3种交互方式性能及用户体验对比研究.通过设计原型实验系统,进行用户体验测试,实验数据分析与评估,验证交互设计原则,提出交互设计建议.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眼动与捏合手势结合的手眼协同交互方式在时间、任务负荷及用户偏好方面
用无保护、免充氩保护剂与充氩保护焊接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EH油管,通过光学显微镜(OM)、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采用同种氩弧焊焊接工艺,研究不同背保护下的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EH油管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背保护下0Cr18Ni9不锈钢管接头焊缝区组织均为奥氏体+δ-铁素体,无背保护时,δ-铁素体以骨骼状存在,体积分数为11.45%;用免充氩保护与背部充氩时,焊缝区出现蠕虫状δ-铁素体,同时组织细化,体积分数变为15.04%、16.67%.当充氩保护焊接时,EH油管焊接接头背部焊缝
针对国外某易粉碎铜钴矿,根据原矿性质分析结果,采用了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的原则流程,开展了磨矿方式、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条件探索试验,确定了预先分级—磨矿—硫化铜浮选—氧化铜浮选的分段选别工艺,获得了铜品位为25.14%、回收率为17.12% 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18.84%、回收率为58.51% 的氧化铜精矿.氧化铜精矿中钴品位为0.397%,回收率为32.39%,可作为后续提取钴的原料.
以钛合金炮口制退器螺纹副为研究对象,建立炮钢/钛合金螺纹连接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Yamamoto方法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螺纹牙型角、螺距及螺纹壁厚对螺纹副承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螺纹连接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随壁厚增大而减小,随牙型角及螺距增大先减后增;螺牙应力承载均匀性随螺距及壁厚增大而减小,随牙型角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
本文提出增加过渡层(1060纯铝)的新工艺,以爆炸焊接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相结合,在AN?SYS/LS-DYNA软件中分别模拟TA1/5052与TA1/1060/5052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动态过程,分析过渡层对钛/铝复合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A1/5052复合板相比,TA1/1060/5052复合板的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与焊接强度有一定提高,能承受更大的塑性变形.可为钛/铝复合板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针对无氧铜/Al2O3陶瓷复合结构钎焊冷却中产生过大残余应力导致裂纹这一问题,用ANSYS软件对复合结构中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模拟.通过调整无氧铜层结构形状和厚度减少残余应力,设计了3种新型铜层结构:边缘切割铜层、横向凹槽铜层和纵向凹槽铜层结构.结果表明:焊件两端的拉应力较大,适当调整铜层结构形状能减少残余应力,纵向凹槽铜层优化效果最佳,减少约70%的残余应力,横向凹槽铜层结构减少40%的残余应力;适当调整铜层厚度能减少残余应力,铜层厚度存在最佳值.
为了解决选矿厂球磨机后圆筒筛吐出矿浆的问题,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ROCKY分别建立了圆筒筛在开口式、叠式、螺旋式和复合式导流板样式下的物料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了圆筒筛的筛分效率和细颗粒产量.结果表明,在圆筒筛规格和筛孔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圆筒筛在“叠状+螺旋”的复合式导流板下筛分效果最好.
为研究装甲车用7B52叠层(7A62/7A01/7A52)铝合金板的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开展7B52叠层板及各单层铝合金板的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试验,获得各自的应力-应变关系和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当应变率为950~1720 s-1时,7B52和7A62的流变应力随应变率增大而升高,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应变率敏感性;应变率为1720~2100 s-1时,应变率敏感性降低;应变率为1100~3022 s-1时,7A01和7A52的流变应力基本不变,其应变率敏感性较低;在高速冲击载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层钢无孔焊接节点A和大孔焊接节点B进行拟静力载荷模拟分析,研究其焊接节点性能及承载力.结果表明:低周反复载荷下A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焊缝的翼缘接触处,B边缘应力最大,易产生裂缝,甚至脆断;在梁下翼缘焊缝长度为160 mm时,B的残余应力高于A;A滞回曲线呈饱满梭形,无捏合,滞回面积大,B的饱满度和滞回面积都较小;A的塑性转角占总转角的百分比比B高25%,A承载力更好;相同载荷等级下,A的抗变形、各延性指标、耗能均优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