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前后陕西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的路径

来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事发地的陕西学生,则在“西安事变”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其主要表现在: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和创办进步刊物;举行请愿和示威游行活动;积极支持张扬的爱国义举;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陕西学生的爱国主义行径,不仅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而且促使全国学生运动不断走向高潮,使之成为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重要力量。 The “Xi’an Incident” i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history. As the Shaanxi student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they realized their own patriotism in various ways and ways before and after the “Xi’an Incident.” Its main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gressive publications; the holding of peti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Actively support publicity of patriotic justice and support the princip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Xi’an Incident. The patriotic behavior of Shaanxi students not only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outbreak of the “Xi’an Incident”, but also pushed the nationwide student movement to a climax so that it w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for the entire nation to resist Japan and save the country.
其他文献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竞技运动项目。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其技战术水平已经呈现出高技巧、强对抗和配合的默契性。攻防对抗能力已成为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内部动
包装也具有生命周期,绿色包装的再生设计,就是在设计中着眼于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使其能够被循环利用。本文的研究依据为认知理论和设计理论,研究方法为实验法和调查法,研究
三维微动画《熊的故事》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同时也收获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该片别具匠心的长镜头,以及丰富的场面调度等视听表现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电影和微动画具
百年大公报造就了很多名噪中外的记者、编辑,杨刚便是其中一位,她就是因为在大公报杰出的新闻工作而被誉为民国新闻界四大花旦,三剑客之一。本文题名“杨刚与《大公报》研究”,旨
高校德育工作要着眼于学生发展,从成长、成才和成功三个层面,分别围绕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内容,逐步构建以"成长、成才、成功"为核心的主题教育,以促进学生
农民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已出现分层,,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主体。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大问题,就业又是我国民生之本,国家一直很重视农民问题和就业问题。但根据全国总工会关
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正> 波普艺术已经成了历史,但至今仍能感受到它给美国乃至西方现代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有人认为波普艺术是美国现代文化的潘多拉盒子,正是由于打开了这个盒子,1960和1970年代
本文以G公司珠江新城商业地产项目建设定位与开发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对项目进行客观陈述和综合分析。基于市场研究公司提供的部分数据以及原始资料,阐述项目开
近年来,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监控系统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智能监控系统将成为下一代监控系统的主流。由于监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