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匈,南,罗的外债问题及对我国借用外债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正> 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两国实力的消长,英美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战后初期为了恢复战争创伤和巩固本土的安全,英国在经济、军事上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形成了两国关系史上的全盛时期.从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冲突,造成两国关系明显的转变,在这期间,"特殊关系"消失,加上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关系一再出现低潮.70年代,英国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后,便从一个世界大国沦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它在世界上的作用已基本结束.1973年底的中东战争,紧接着又发生的一场
<正> 战后,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和各国相互联系的加强,相互依赖理论应运而生.这派理论对一度统治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权力政治理论提出了挑战,它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并要用新的理论和观点来修正、补充权力政治理论,以解释上述种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那么,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国际政治观呢?本文拟通过对这两派理论基本观点的比较,对此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正> 1988年10月,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捷联邦政府副总理兼政府总理拉吉斯拉夫·阿达麦茨,取代历任总理职务达19年之久的什特劳加尔出任捷联邦政府总理.这是自1987年12月雅克什任捷共中央总书记以后,捷最高领导层发生的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变动.外电认为,"阿达麦茨的上台,加强了捷共领导人雅克什的地位,对改革派来说则是一次挫折","阿达麦茨要比他的前任温和些.料,以阿达麦茨为首的新政府将继续执行预这个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缓慢进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