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炎症指标的影响

来源 :江西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_w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0例,采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开放组30例,采用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收集及评定两种术式具体参数标准,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炎性因子、应激指标表达.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开放组,术后1d各炎性因子表达低于开放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酶联免疫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性手术相比,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有显著效果,炎性因子表达低,值得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20名同期健康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扩张支气管、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口服,为期12周.对比两组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IL-6、TNF-α、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
目的 探讨硫辛酸对慢性肾衰竭合并低T3患者血清TNF-a的影响,同时对血清FT3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硫辛酸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100ml+硫辛酸0.6g qd和生理盐水100mlqd静脉滴注14d.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酸、肌酐、血红蛋白、外周血白细胞、DIO1及TNF-α、FT3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肌酐、血红蛋白、外周血白细胞差异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全肺灌洗(WLL),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及WLL同时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0.5g,3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SaO2、PAS
目的 探讨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8年9月间于我院诊治的8例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佂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0.5~8年,治愈7例,复发1例.结论: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临床上较少见,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较大帮助,但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其为非转移性肿瘤,但有侵袭性特征,治疗以开放性手术为主,手术范围宜广,范围较大者可行腓骨瓣修复重建术.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胸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胸部术后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另比较两组再插管率、28d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h、24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
目的 评价自制支架在NICU中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本科室住院PICC置管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PICC支架行PICC置管;对照实施常规PICC置管.观察两组PICC置管中送管异位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在PICC置管中,观察组的送管异位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我院自制支架在NICU中的PICC置管效果可靠,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置管障碍发生率,且安全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达水平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00例TNBC患者作为TNBC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非TNBC患者作为非TNBC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记录癌组织中EGFR、VEGFR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TNBC组在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与非TN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辅助治疗在重症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症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予常规呼吸循环支持(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序贯采用ECMO转流方式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对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目的 观察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为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病程均小于2周.对照组的患儿实施综合性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呕吐以及腹泻、治疗效果等症状消失时间,1、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急性腹泻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呕吐以及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1、3个月的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不同剂量和疗程肝素钠在预防动静脉内瘘(AVF)手术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分宜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4组均行AVF手术并在血液透析前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试验A组(5000IU,3d)、试验B组(5000IU,7d)、对照A组(6250IU,3d)、对照B组6250IU,7d).比较4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效果、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