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起始教育,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升入高中,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数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在高中一年级能够入好门,找对法,成绩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否则,初中数学学习的佼佼者,如果没有把握好起始阶段,数学成绩就会下滑。因为数学学科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增高,难度越来越大,学习起来就会困难重重,要想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大幅度提高数学成绩,抓好起始年级是关键,找对方法是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起始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初中生进入高中之后,在接触高中教材后,感到很吃力;听课时,感到障碍重重。究其原因,是学生刚刚升入高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时的学习习惯仍然保留着,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课上围着教师转,课下围着作业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上课不会听讲,不知道听课应该按照教师的思路,记问题的要点,更谈不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概念、基本公式,记忆模糊,理解问题一知半解,所以,做作业时只能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做作业等环节出现问题,形成学习的障碍。基于以上原因,当学生刚进入高中时,教师一定注意针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数学入门教育,让每个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消除其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和自信心。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要制定计划,围绕着教师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有计划地完成。课上要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敢于质疑。课后要善于总结,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的主干。对于作业,一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完成。在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和已知条件之中。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就不能像初中阶段学习时,按照教师讲解的例题的套路去解题,而应要求学生弄清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及限制条件,然后动笔解题,最后验证自己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阵地,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做到最好。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将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兴趣。对于高中知识的学习,不能只靠下苦工夫,拼命学习。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数学学习中找到窍门,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没有课堂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累丰富的素材,而且与生活的关联要密切,可信手拈来。比如,讲课时,教师可随时改变问题的部分条件,让学生去探索,得到结论。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问题的发现者,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收获的幸福,学生就会信服教师,喜爱数学。如果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不予解决,对出现的问题不予关注,一旦学习问题出现,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批评,让学生感到学习很迷茫,逐渐对教师失去信心,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及时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三、重视课后辅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走进数学课堂,学生接触的是集合,幂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单调性,奇偶性。这些知识难度大,原因是知识点多,概念难以理解,逻辑性强。所以一开始学习,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样,单凭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课后辅导。课后辅导要对症下药,分析原因,是基础差,还是学习不适应,方法不得当。如果基础差,就及时将初中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适当补充,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如果是方法不得当,要找原因,让学生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查漏补缺,解难释疑,随时弥补学习的缺陷,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展示,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让这些学生的问题探究更进一步。在数学辅导课上,可以让这些学生谈体会,讲经验。课下指导学困生学习,在小组内互帮互助,让成绩突出的学生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四、立足学情,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要教好高中的知识,必须了解初中教材,把握初中教材体系,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及思维习惯,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好起始教学,在高一授课时,应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立足于学生能听懂、会做的练习题;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入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讲清每一个概念、性质、定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包括分类讨论、整体化、构造思想及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题型结合进行教学,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提高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学是基础学科,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握好教材的精髓,正确处理好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探索引导到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大胆联想、猜测以发现“成果”,以最大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解决高一学生成绩下降的问题。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积分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在解题中的应用。通过具体例题比较了此种方法优于利用对称性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塑造好自己完美的人格,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于学生的道德完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教师用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讲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教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因为
考试焦虑是指特定在应试情境之下,个体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反应的状态,通常伴随着忧愁、烦恼等不安情绪,以及不适的躯体反应,令人痛苦。通过对文献的学习,综合描述在大学生中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重点解决审题与开头的问题。本文结合一则材料作文教学实际,分析审题、解题、点题的方法和技巧。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争当信息时代的领跑者,主动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通过对课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自身的系统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会计这门学科的各专业课程中,无处不体现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会计
本文从新型风险不断出现,一些传统不可保风险正在成为可保风险;巨灾风险加大,保险市场面临巨大挑战等9个方面论述了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国际保险经营方式的发展、
[摘要]课堂讨论能调动学习兴趣,争论能激活课堂气氛,辩论能提高学生能力。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相持不下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对讨论的问题及讨论的节奏进行有效的调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文陈述了教师在调控过程中应采用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课堂讨论 争论 调控    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没有争议,就无法“别同异”、“分是非”、“治曲折”,所以,争议也就成了现实生活中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该学习方式的运用是以问题作为载体的,本文以《秋声赋》一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利用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方法措施,从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