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源起考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界和公众认知领域,大多数人认为"公益"一词出现在"五四"以后,此前未见使用。借助观念史研究中"以关键词分析为中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基本古籍库"的检索,统计"公益"在古籍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及出现频率,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它在这些文献中所表达的具体义涵,结果发现:"公益"并非"五四"之后出现的新词,早在1864年《万国公法》的译本中即已出现,在清朝同治至宣统年间有更多的用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正> 一、我国经济预警体系研究的简要回顾我国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循环波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1949年到1989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大致经历了七次循环波动,其中除了1960~1962年,1967~1968年及1976年出现过三次古典型被动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型波动。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经济波动基本上是属于增长波动。就增长型经济波动来说,其波动幅度之大也是令人瞩目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学家在追求一种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促动下,开始研究我国的经济循环波动问题,以期寻找出一种方法能预报经济波动的上升与下滑趋势,并
<正> 谈论股份制的分配问题,首先必须对我国建立股份制的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过去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把股份制当成一种所有制来看待,进而以论证股份制的所有制性质为依据,来肯定或者否定建立股份制的必要性。主张推行股份制的同志,往往以股份制"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为依据。而反对派则往往把股份制与私有制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推行股份制是对"全民所有制的分化、瓦解","国营企业股份化的过程是部分或全部地从国营向私营转化的过程"。我认为,股份制与所有制是两码事,不属于同一个范
<正> 一、"八五"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客观环境 (一)外部环境:对当代国际贸易新特点的理论思考。 "八五"期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首先应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市场范围的两类垄断组织,加剧了国际间贸易的垄断与竞争。一类是国际卡特尔,另一类是60—80年代迅速崛起的跨国公司。尤其是集生产、贸易、投资、技术创新为一体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规模、流向、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仅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而且使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