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丁俊晖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丁俊晖一杆连续打出103分,以远远超出台面上所剩分数的局势下胜出时,我在直播间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真的吗,太不可思议了,眼前的一切让我难以相信。也许在一个外行人的眼中这并不值得像我这样大惊小怪,但那一刻。长久的惊讶,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曾经,英国人那么瞧不起我们
  
  记得在1986年的国际台球邀请赛上,有中国记者问英国球员:“有没有想过会输给中国球员?”英国球员笑了笑说:“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如果输给中国人。我就转行不打台球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去打台球,但英国人对中国台球选手的不屑一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此次大赛之后,台球在中国有了快速的发展。1995年,开始有了国内的排名赛,一些国际的知名赛事也在中国的不同城市开始举行。中国球员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也在1998年排在了国内第一。
  还记得1999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职业台球中国公开赛,中国共有4名选手持外卡参赛,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我第一轮的对手是世界排名第53位的英国选手皮特·莱斯。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在训练房练球,翻译走进房间,对我说:“小庞,奈斯(世界职业台球联合会赛事总监)说了你要是明天能赢比赛的话,他颁发一座奖杯给你,”我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但我知道,即便我赢了,他也不会发座奖杯给我。他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心里看不起中国选手。那时尽管我在非排名赛的国际大赛当中曾战胜过不少世界名将,但他认为这次是排名赛,是职业球员的饭碗,我不可能赢,当时,我就暗暗在心底使劲:不能让他们把中国人看扁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比赛我发挥出色,几乎没给对手任何机会,5比1干净利落地战胜了对手。要知道,这是中国球员第一次进入世界职业排名赛的前32名。比赛结束后,奈斯走过来,向我表示祝贺。那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心想 这回你不吹牛了吧。不过,还真要谢谢他,正是他的话给了我胜利的动力。
  联想到这次丁俊晖的夺冠。我感慨万千,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从刚刚认识台球.被英国人看不起到成为世界冠军、让英国人刮目相看,这就是一个奇迹。
  
  首次认识丁俊晖
  
  奇迹诞生的背后,是常人不知的苦楚。为了让小晖练习台球,他的父母硬是狠下心卖掉了自家的房子,背井离乡 陪儿子在外漂泊。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晖是在1998年,我当时在广州参加IBSF(世界台球联合会)举办的世界台球锦标赛。
  一天我在训练馆中练球,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的身边,对我说:“庞卫国你好!我是从江苏专门赶来观看比赛的,我的孩子非常喜欢斯诺克,你可以抽时间帮我的小孩看看吗?”
  在这之前,我也听人提起过江苏有个11岁就打出过百分的小孩,我不太相信,看来眼前的这个小孩就是。我看了一眼在他身后的小孩,这个孩子显得很腼腆,他就是丁俊晖。
  我对他说:“来,我们打两盘球。”我先让小晖开球为了能够多了解小晖的技术,证实一下小晖是否有过百分的水平,我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打。在他拿球杆,摆球的过程中,我又和他的父亲聊了两句,知道他这次除了带孩子看比赛开阔眼界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够给他一些建议。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在训练馆中有许多外国球员训练,当他们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打球时纷纷好奇地过来观看。而小晖并没有因人多而怯场。打出好球他下沾沾自喜,出现失误也不垂头丧气,精彩的表现引来老外的阵阵掌声。那时,我暗暗称奇,这个孩子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冷静-之前的疑问一下子都打消了。对!这是一块好材料将来会有不俗的成绩。打完球后,我把我的想法和小晖的父亲进行了交流,希望他放下疑虑,支持自己的儿子。
  
  夺冠,公开的秘密
  
  小晖在中国公开赛上的夺冠被很多人认为是偶然的,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小晖现在的实力以及在这次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完全配得上这个冠军的头衔。虽然比赛过程当中有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运气成分在里面但这绝不是偶然现象。我们可以把小晖的最终夺冠看作是爆冷但一路过关斩将可一定是靠实力支持的。
  小晖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父母的支持,高人的指点,刻苦的训练,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他过人的台球天赋。小晖9岁开始接触台球,两年后,就在训练中打出了单杆115分的好成绩,15岁时,在训练中打出了满分147分,连续夺得亚洲青年锦标赛和亚洲锦标赛冠军,亚运会金牌,并在同年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这一系列成绩向人们展示了他在斯诺克上的巨大潜力。
  丁俊晖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的同时.也获得了参加世界最高级别职业排名赛的资格。但因世界职业联合会要求:参加职业赛的选手必须年满16周岁,当时只有15岁的丁俊晖只好又等了一年。
  为了更好地参加职业比赛,熟悉英国的训练条件,比赛环境,丁俊晖在英国进行了大半年的适应性训练,这对他这两年的职业比赛很有帮助。
  在英国参加职业比赛,要考虑很多生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和饮食。我刚去英国参加职业赛的时候,住在距离英国伦敦2个小时陪途的小镇上,住的地方距离练球的俱乐部走路要20分钟。
  每天早上10点训练开始,下午5点训练结束。结束后,我要到超市买菜,回公寓做饭.而在北京,我可是从来没有进过厨房的:但是在英国,吃饭要自己解决。你可以问我:为什么不去饭馆吃,告诉你,英国的消费是很高的,尤其是吃饭和打车,在外面吃一顿够我自己做饭吃三天的。
  这样单调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在英国打职业赛的中国选手几乎都是这样,小晖也不例外。
  
  中国,还会有多少丁俊晖?
  
  在英国的中国球手都会感慨于英国人对斯诺克的喜爱,我去苏格兰参加公开赛时也有同感。
  比赛在一间规模很大的俱乐部中举行,我相略地算了一下。大概有40多张斯诺克球桌,苏格兰的著名球手希金斯就在这家俱乐部训练。
  我在这家俱乐部随便走了走,发现有很多八,九岁的小孩在这里打球。每个小孩自己一张球台,边上也没有大人或教练,几个小孩的水平都不高,同行的经纪人告诉我说,在英国,很多家长把台球当成孩子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很小的时候就去培养他对台球的兴趣,如果孩子喜欢,又有一定天赋的话,就会进一步培养他-这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乒乓球,没错,斯诺克在英国就像乒乓球在中国一样。
  应该说,中国的台球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记得我在刚练台球的时候,因为没有老师,用不正确的姿势打了一年,后来通过看录像带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费了好长时间才调整过来,而现在的孩子不用走我这样的弯路了。随着老一代球手逐渐淡出赛场他们中有的自己开设了台球俱乐部,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培养下一代。
  自中国公开赛丁佳晖夺冠之后,我明显感受到了国内对台球运动的很多变化,其中包括。全民对台球关注的增强。电视台,报刊、网站对台球节目的曝光率加大,前来咨询台球事宜的人增多很多家长对培养孩子从事台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等等。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台球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在世界排名前256位当中,只有5名中国选手,英国球员还是占据了统治地位。当然,这其中也有世界职业台球联合会在比赛推广牛的不足。比如,中国球员要参加职业赛.不光要通过亚洲的资格赛取得参赛资格,还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约5万元人民币/年)。因为经济的原因,很多国内好的球手被限制在了门外。
  丁俊晖取得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后世界职业台球联合会也加大了对亚洲市场的关注,为了推广斯诺克运动,积极地开发亚洲市场,这次比赛,史无前例地向亚洲发放了16张外卡,充分体现了世界台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像丁俊晖这样把台球当作奋斗目标的孩子,在中国为数不少,像大连的田鹏飞,黑龙江的梁文博,重庆的肖国栋等,都是近几年国内涌现出的非常有潜力的年轻选手。他们也和丁俊晖一样失去了很多同龄人的乐趣,刻苦训练,不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在我看来,台球是个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运动。只要全民意识增强,我们国家的台球运动会得到很好地普及,也才能更高更快的发展。
  
  责编/王查娜
其他文献
为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对硅材料提出的晶体直径和长度大型化的要求,已研制成功DL—78型大型硅单晶炉。该炉为15—30公斤级,可拉制直径75—100毫米、长1400毫米的晶体。本文介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通过生产
离子软氮化是在Fe-C-N三元系共析温度附近进行的碳氮共渗过程,能获得较高C-N浓度的化合物层,大幅度提高钢铁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及抗咬合能力,而且处理时间短,变形小,适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个大力猛。学会钓草鱼,盛夏也能过钓瘾。草鱼性活泼、胆小、喜静、善游泳,一般栖息于水的中下层,最适生长温度20-32℃;低于15℃或高于35℃时生长
合成四种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栅栏”型铁(Ⅱ)卟啉配合物,并测定它们的载氧性能。在室温条件下,它们在含有咪唑的苯溶液中均有载氧能力。在氧气中,相对稳定时间的顺序为(A)(B
用强酸或强碱作水解催化剂,容易腐蚀设备。癸二酸与其二甲酯性质非常接近,它们又都溶解于乙醇、醚、酮中,用普通过滤及重结晶无法达到分离目的。利用树脂的酸碱催化与选择吸
锡在空气—乙炔火焰中易生成难离解的氧化物,灵敏度比较低,因而有利于高含量锡的原子吸收分析.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仪器(岛津AA—6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浜松制锡空心阴极灯)
大冶铁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体)的复合地带。矿床产出的具体部位在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接触带上。
<正> 国内外都有人对矽卡岩中的石榴石进行过研究,他们试图把石榴石的成分变化与一定的矿化作用联系起来。伊瓦申科和哈佐夫曾作过简要文献综合。他们指出,目前对石榴石成分
泥石流是发生在沟谷和坡地上的饱含小至粘土、大至巨砾的固液两相流,液相是水和细颗粒泥沙掺混而成的均质浆液,固相是较粗的颗粒。这里所谓细颗粒泥沙在容重较小时指的是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