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领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来源 :中国印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印后加工周期也要求越来越短,这给专门从事印后加工服务的公司造成了很大压力,这种压力随之又被传递给了印后加工设备的生产商。由于缺乏熟练工人等原因,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自动化技术对于印后加工设备至关重要。采用自动化技术有两个目的:提高生产速度和降低成本。 LDR国际公司的部门经理John Porter认为,装订车间采用自动折页和自动切纸设备对于提高生产力的效果与印刷车间相比要小一些。近年来通过采用电子装卸机、自动闯纸机、自动装纸和卸纸机等设备,材料装卸作业得到了改进。自动切
其他文献
利用三组分氮杂Wittig反应,以三氢环戊二烯并噻吩基磷亚胺、异氰酸苯酯和酚,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芳氧基-3-苯基-3,5,6,7-四氢-4H-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
<正> 最近,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出版史家叶再生先生的专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该书系国家&#39;九五&#39;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现已出版的是该书的近代史部分。
以镉的脂肪酸盐和分散在三辛基膦中的硒单质分别作为镉和硒的前体,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做"成核剂",十二烷基胺为活化剂,在非配位溶剂十八碳烯中,实现了连续尺寸高质量魔幻尺寸半导
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Glu)插层到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中而形成Glu/ZnAl-LDH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
以氯甲基化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树脂(PS)接枝N-苄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季铵磷钨杂多酸盐为三相相转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的工业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
对Wang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高分子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水介质中卤代芳烃与芳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以溴苯和苯硼酸的偶联反应为模型,考察了溶剂、温度、碱种类、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铝比的水滑石样品,依据物相分析与热失重实验结果确认了合成的样品具有水滑石结构。以方解石型CaCO3为内标,对水滑石样品碱性位的CO2-程序升温
合成了meso-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铂配合物。采用UV-Vis、^1HNMR、MS、光致发光光谱、DSC、热台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