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昌,,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2
1982年2月10日,吴世昌同志写信给胡乔木同志,对人民日报上的某些文字错误提出了批评。胡乔木同志将此信批转人民日报,要求人民日报答复和更正。人民日报已经给吴世昌同志写了...
[期刊论文] 作者:于胜,丛杨,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1
吴世昌,著名红学家,文学史研究家,教授。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1908年生。吴世昌著述甚丰,公开发表时,都是用这一真名,但他也有个笔名“燕京布衣”,那是1928—1933年他在燕...
[期刊论文] 作者:施议对,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吴世昌不仅在红学方面多所建树,而且兼擅词章,他的论词学研究,为学术界所注视。一、读词与品词吴世昌曾说:“学习或研究任何学问,总要从读书入手;而属于文学方面的尤...
[期刊论文] 作者:蒋连根,,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5
读了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一书以后,毛泽东曾问周恩来:“这个吴世昌在英国过得顺意否?能不能让他回来教书呀?”1962年国庆前夕,吴世昌接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聘任,举家...
[期刊论文] 作者:于胜;国成;丛杨,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1
吴世昌,著名红学家,文学史研究家,教授。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1908年生。...吴世昌著述甚丰,公开发表时,都是用这一真名,但他也有个笔名“燕京布衣”,那是1928—1933年他在燕京大学学习期间,看不惯那里“洋气”十足,为校刊撰文时起的,以示抗议。其实,这四字倒很合他的身份。...
[期刊论文] 作者:陈曦,,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6
介绍了著名文史学家、红学家吴世昌先生的生平事迹,吴世昌先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敢于批评,挑战权威,不懈地追求真理。吴世昌先生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
[期刊论文] 作者:邓庆佑,,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15
本文论及作者与吴世昌先生的交往及吴先生的为人为学之道,以寄托怀念之情;同时总结了吴世昌先生在红学方面的成就,使学界同仁特别是年青一代学者对他有较清楚的了解。This...
[期刊论文] 作者:施议对,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5
【正】 吴世昌字子臧,浙江省海宁县人。一九○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五日出生于海宁县硖石镇。父亲是乡村油坊的伙计,母亲是家庭妇女。在六个孩子中他最小,八岁丧母,十岁...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其庸,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6
【正】 吴世昌先生去世了! 昨天下午四时左右,邓庆佑同志跑到我家里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当时大吃一惊,但是,我有些不相信,因为前不久我还看到吴先生写来的信,而且几个月...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希凡,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6
【正】 在九月二日的电视新闻中,突然看到人大常委会议上出现了为吴世昌先生逝世起立默哀的镜头,才知道吴先生已于八月三十一日离开了我们,我深感震惊。年来虽然时常听到他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6
【正】 著名红学家、本刊编委吴世昌先生,因病不治,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七时十三分在京逝世,享年七十八岁。对于吴先生的逝世,本刊编委会全体同志,谨致深切的哀悼。吴世...
[期刊论文] 作者:歐明俊,, 来源:词学 年份:2011
吴世昌的词学思想俱见《词林新话》、《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二卷《词学论丛》,本文即以其为评述对象。关于吴世昌词学观与王国维词学思想的关系,施议对先生《二十一世纪词学研...
[期刊论文] 作者:欧明俊,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吴世昌先生充分肯定词的音乐文学特性,从'合乐歌唱'的角度,认为词是不折不扣的宋代乐府;强调词是抒情文学,言情是其'本色&...
[期刊论文] 作者:董乃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08
这三点是吴世昌先生学术精神的一个突出方面。在他青年时代对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一书的批评中得到鲜明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鄧喬彬,陳建穣,, 来源:词学 年份:2011
吴世昌先生是现代著名学者,据自述,他的治学兴趣发端于文史,一九三八年在西北联大授课,始治词。后改任中山大学教授,因有冯沅君教授任词学课,遂停之,直到一九四六年后,才陆续...
[期刊论文] 作者:天德,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在山西省高等院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1983年年会)召开期间,著名学者吴世昌先生,应邀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扬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3
我终生敬爱的专业导师吴世昌先生辞世已经十六年了,可是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他老人家却一直活着,没有一天离开过我——我的工作间的书桌上方,一直悬挂着他的遗像;我们文学所那...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泰,,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近几年来,关于苏轼词风方面的研究文章接踵出现,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吴世昌先生的两篇文章。 本文,就“豪放”、“豪放派”问题,评吴世昌先生词说,并...
[期刊论文] 作者:陈飞,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吴世昌的《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试论韩愈其人》一文有些“不同寻常”,作者承认有一定的“偏见”、“成见”,似与其一贯的学术精神不尽一致。对此可从“近因”和“远缘”来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传奇 年份:2020
1943年6月,吴世昌所在的校译组收到一份情报,称国民党近期企图用4个团的兵力吃掉我皖南某地的一个团。因为具体时间不详,吴世昌带着骨干埋头工作,终于搞到准确情报,连夜送到毛主席手中。...吴世昌,1919年8月出生于河南开封。他亲历长征,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第四次反“围剿”以及西路军西征等战役战斗,曾任总参管理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