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98
英国罗拉德派运动性质初探毛丽娅英国罗拉德派是中世纪西欧名目繁多的异端教派之一。关于罗拉德派运动的性质尚有争议,本文否定了罗拉德派运动是一场农民平民运动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0
道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动物、森林植被、土地及水资源的戒律,而且道门中人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并有具体的戒杀放生、植...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5
道教与基督教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它们对和平的关注却是一致的。其和平观念的内涵是宽泛的,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还表示人与神、与他人、与内...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道教在“天人合一”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动物、森林植被、土地及水资源的戒律,而且道门中人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并有具体的植树...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说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道教的“承负”说已涉及到代际公平,基督教的“尽义”也是信徒对待社会的道德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无论是道教 ,还是基督教 ,都认为人和万物有共同的本原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于是形成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地质学报 年份:2005
四川省有着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 ,且类型齐全。近年来 ,温泉度假地的开发加快 ,但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温泉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底蕴。为此 ,应依托温泉地的自然、人文资源 ,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求索 年份:2004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道教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后 ,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 ,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
[学位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 年份:2006
宗教和生态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又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除了规范神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也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宗教自然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后,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本文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青城山道教...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青城山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包括青城山宫观建筑、青城山丹法、青城山道教音乐、青城派武术、青城山医药养生以及古文物、古遗址(迹)等。由于多部门管理、青城山自身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 ,甚至“黑暗”的时期 ,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事实上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 (公元 5— 1...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0
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资源。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其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海内外享有的极高知名度,使青城山...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从1988年8月8日复会至今,秉承“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尔识真理,真理识尔”的会训,践行“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宗旨,从1997年开始,积极拓展与境外基......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0
关于宗教的"出世"与"入世"问题是研究各种宗教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宗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言,其实各种宗教往往兼具"出世"与"入世"的特征。只不过道教更着眼于现世,而强调"出世"...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一位新旧交替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9世纪著名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基督宗教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爱是信仰最纯真的表现,爱从信仰而来.在信、望、爱三德中,爱是最大的,这种爱可以使人生超越自然、超越自我,而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当代中国基督...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在中世纪早、中期的西欧(公元5~15世纪)“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丽娅,,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4
基督教之所以能迅速地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而走向世界 ,绝非偶然。这既有客观的历史原因 ,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宗教和民族宗教的内在宗教素质。罗马帝国的“世界性”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