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安潮,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05
本文对石磬这一音乐史中礼乐合一的乐器进行宏观考索。通过对石磬本体形态要素,即形制、纹饰、铭文、测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各类石磬的形态特征、石磬形态的发展规律。...
[学位论文] 作者:王安潮,,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2003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有出土资料记载的石磬,按照形制、纹饰等形态要素对之进行了新的分类。这种分类着眼于石磬本体的形制、纹饰、铭文、音律等要素,将其分为“模糊型石磬”、...
[期刊论文] 作者:胡建,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7
龙山石磬初探胡建(山西大学历史系)石磬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板状体鸣击奏乐器。据考古资料证实,最早的石磬出现在龙山时代,且发现有10件石磬。龙山时代是原始社会各种文化朝多样化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丹丹,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8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元岗社区石磬传承人汪穗罗自制自演石磬的过程,对石磬的起源、特性及传统文化传承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石磬起源;礼乐;《磬竹和鸣·灞桥柳》  在中华民族传统器乐中,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特性的民族器乐当数“石磬”。...从目前在地下挖出的文物“石磬”经考古鉴定,“磬”这种器乐早在公元前七千年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那时还未发明冶炼技术,金属制造的青铜编钟及其它金属乐器远未问世,因此“磬”...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安潮,,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4
石磬的“生产工具起源说”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在今天大量考古资料面前,已需要重新思考。本文通过对大量出土资料的分析,对石磬这一“礼乐合一”之器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东杰,,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04
作为先秦时期音乐文物的重要材料,石磬的研究一直受到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学者们对石磬的研究已蔚然成风,其讨论多侧重于石磬的类型学、工艺学和音律学等专题性研究,综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高蕾,, 来源: 年份:2002
本文通过对早期(远古、夏代及商代)石磬的出土情况、形制纹饰、测音结果、地域分布的分析,力求阐明这一时期石磬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从出土墓葬来看,早期...
[期刊论文] 作者:朱嘉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7
【摘要】本文为了研究我国石磬的形制变化原因,对不同形状的石磬进行有限元的静力分析,以此推断不同形状的石磬的音色优劣点。另外,通过对真实石磬音色样本的的傅立叶分析,来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相符,证明了石磬上倨下弧的结构较之其他结构在声学和力学更为优良。  ...【关键词】石磬;形制;有限元分析;频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磬是一種十分古老的乐器,在我国传统的八音分类...
[学位论文] 作者:郝云昌,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本文以秦公大墓石磬文字为研究材料,以字素理论为基础,用量化统计的方法,从分析石磬文字整字的字形结构入手对整个文字材料进行了历时、共时的比勘。首先,从历时比勘角度考察石磬...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善友,朱光耀,汤虹,阚绪杭,周群,,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3
墓葬中除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还出土了一套龙首形石磬。对石磬的形态特征和岩性特征的分析揭示,石磬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任宏,,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从形制和音乐性能两个方面对山西出土的石磬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初步总结了山西石磬在上述两方面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会议论文] 作者:朱光耀,王善友, 来源:海峡两岸2013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 年份:2013
蚌埠双墩一号墓为春秋中晚期钟离国君"柏"的墓葬.墓中出土了精美的铜器、陶器、石器、玉器和一套龙首形石磬.作者检测了制作石磬的料石的岩性,查找了料石的产地;分析了料石与音质、形态与音高的关系;肯定了石磬具备一定的乐器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高蕾,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1
本文对河南出土石磬的时代、分布、形制、纹饰、音乐性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石磬的发展繁荣阶段主要集中于商代(特磬)和东周时期(编磬),形制纹饰表现为由粗糙到精...
[期刊论文] 作者:郑瑞丰;张义成,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1977年春,内蒙喀喇沁旗锦山公社西府大队社员在本队西山坡的台地上,发现一件较完整的石磬。这件石磬用白色石料磨制而成,石质细腻坚硬。磐身呈斜三角形,尾端稍有残损,长37、高19、厚2.5厘米。...石磬现仍能发出清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秀萍,,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殷墟出土的石磬数量多,形制各异,说明商代石罄的制作尚未形成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尚处在由不定型向逐渐定型的过渡阶段,但至迟在商代中后期,石磬的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音乐性能日趋完善...
[会议论文] 作者:Sun ji,孙继, 来源: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年份:2012
  从纪南城南郊出土的彩绘石磬入手,通过传世文献资料对石磬石磬上的凤纹进行研究,得出南郊是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和平民重要的活动场所的结论,进而提出将南郊纳入纪南城大遗址...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向德福,,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1970年,在距纪南城2公里处的红光村发现了一批绘有凤纹的石磬,通过对石磬和凤纹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批石磬与楚人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纪南城南郊有用于祭祀的祭坛。南郊祭祀...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海,,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正】 1983年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一位农民将他保存了三十年的一枚石磬献给了齐国故城遗址博物绾。这枚石磬黑石质,鼓上边长14、鼓下边长11、鼓博6.5、股上边长10、股下边长6...
[期刊论文] 作者:侯乃峰,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10
山东临淄市齐都镇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发现的石磬,上刻铭文二字,其中第二字有多种考释意见。根据齐系古文字类似字形的释读,可推知石磬铭文的第二字当分析为"从宀,垖声",读为"...
[期刊论文] 作者:宋灿云, 来源:少儿国学 年份:2021
<正>我是一片沉睡了三千年的石头,1950年,考古大队在河南省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遗址唤醒我,现定居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人称"磬中之王"的虎纹石磬就是本磬啦。...石磬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因为我能在演奏时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因此人们也常常把我称作"会唱歌的石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