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徐卫袁,,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5
一.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的实验观察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生物学特征的观察。方法自股骨大转子及髓腔抽取新西兰大耳...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之极,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1998
昆虫学家与INTERNET昆虫学家与INTERNET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突飞猛进,国际间各行各业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美国昆虫界,许多昆虫学家都有了自己的Internet帐号,特别是年轻的昆虫学家们,每天都会打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本寿,徐卫袁,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用手法整复快速复位加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对位对线良好,无跛行,膝,踝关节活动正常,对此法的优点进行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谷遐龄,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用AO外固定器治疗骨粗隆骨折38例,术后6周可完全负重,肌愈合时间平均9周,无不愈合,骨折解剖对位率达86%,颈干角保持正常者37例,髋膝关节功能正常者36例,优良率为94.6%。此术简便,固定牢靠,术后患者可早期......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谷遐龄,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采用经皮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9例中,优良率80%,功能可以者达14%,功能差者6%。认为此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袁士明,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本文介绍用双矩形弹性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82例,均达骨性愈合。对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单钉固定者,术后加用小腿短石膏固定,2周后即可下床扶拐行走,骨折愈合时间快,膝踝关节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陆怀明,徐卫袁,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报道我院15年共收治41例桡骨头骨折,其中39例作桡骨头切除术,获得随访41例,取得满意疗效。对桡骨头骨折手术适应症、早期手术和桡骨头切除后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郑祖根, 来源: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年份:2005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骨、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洪天禄,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目的:根据各种不同内固定器对脊椎固定节段的稳定性的影响及承载能力的影响,评价内固定器稳定脊柱的效果。方法:利用7具新鲜尸体胸腰段脊柱标本,在T12-L1间造成不稳定模型,在标本的T12,L2脊柱安......
[期刊论文] 作者:高真华, 谢晋炎, 徐卫袁,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18~68岁,平均34.2岁.原因:交通...
[期刊论文] 作者:陆怀明,徐卫袁,许永琪,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用动力型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3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34例;经6个月~30个月随访,1例骨折迟缓愈合,33例骨折“Ⅰ期愈合”4例“Ⅱ期愈合”,平均骨性愈合为4个月~6个...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洪天禄,徐耀增,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目的 综合评价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2例应用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征和CT。结果 随访6~47个月,平均......
[期刊论文] 作者:严飞,徐卫袁,孙锋,王创利,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份:2006
距骨骨折脱位临床比较少见,是踝关节部位的严重损伤之一,约占足踝部骨折的1.1%~6.0%。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此类损伤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该类骨折脱位易形成距骨的缺血性坏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宗宝,朱寅,陆剑锋,钱辉,徐卫袁,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2013
目的 观察不同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的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12例臂丛根性撕脱伤(其中,8例为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4例为全臂丛损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宗宝,朱寅,陆剑锋,钱辉,徐卫袁, 来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技术实施神经移位加神经移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9例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取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健侧C7和肋...
[期刊论文] 作者:葛建飞,张兴祥,徐卫袁,朱贤, 来源: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5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结节性滑膜炎、黄色素瘤,是手部较少见的关节滑膜肿瘤.腱鞘、滑膜、关节囊作为一个解剖单位,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将这种肿瘤统一命名为腱鞘巨细胞瘤[1]....
[期刊论文] 作者:宋锦程, 徐卫袁, 张兴祥, 赵科平,,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9例胫骨下段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 朱贤, 孙锋, 严飞, 王以进,,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8
背景:植入材料的载体作用、细胞因子的缓释作用以及植入后利于血管、软骨、骨的长入,适当的孔隙度及材料内部的三维结构都是影响支架材料选择的因素。目的:拟运用丝素蛋白、...
[期刊论文] 作者:王黎明,徐卫袁,陆怀明,孙锋,谷遐龄,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对32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4~30个月)。结果32例全部愈合,其中1例延迟愈合。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提示该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袁,贾竹亭,孙锋,严飞,王黎明,,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9
背景:脊柱和创伤骨科的重建修复对骨的需求量极大,但现实的供需缺点和矛盾限制了植骨运用,急需找寻一种替代途径。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观察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