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连建设,江中浩,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2000
发展了文献(1)中提出的变形模型,研究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伸和压缩载何下,热残留应力可导致不对称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2000
运用文献(1)中的变形模型和应力计算结果,推导出了存在热残留应力时的拉伸和压缩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表达式,表达式与试验吻合很好。分析表明,纤维根区域的压缩残留应力造成弹性模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连建设,江中浩,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1999
使用弹性理论和剪切滞后分析,推导出了基体和纤维应力场分布表达式,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纤维长径比和基体屈服强度等对应力分布和应力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体和纤维应力分布及......
[期刊论文] 作者:江中浩,董尚利,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1999
基于文献「1」提出的变形模型和获得的应力分析结果,推导出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理论表达式。表达式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并与Eshelby模型及有限元数......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雪,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10
将AZ91D镁合金无铬处理后,以硫酸镍和钨酸钠为主盐,柠檬酸钠和碳酸钠为复合络合剂,在碱性镀液中通过调整镀液组成,得到W含量较高的Ni-W-P合金镀层。此镀层中W及P的质量分数分...
[期刊论文] 作者:金满, 连建设, 江中浩,,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2006
提出了一个新的描述钢淬透性的数学模型及淬透性表征参数.根据端淬实验数据和实验曲线导数变化规律,用线性试探法建立了端淬曲线微分方程,然后解得硬度分布函数.硬度分布函数将......
[期刊论文] 作者:黄凤晓,江中浩,陈莉,,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2007
研究了送粉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添加Nb粉的可能性,并对熔覆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磨损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Nb在熔覆层中......
[期刊论文] 作者:丁向东,连建设,江中浩, 来源:兵工学报 年份:2002
运用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热残余应力可导致不对称的...
[期刊论文] 作者:金满,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06
基于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理论模型,提出了弹性模量临界值的定义,并建立了可用于预测计算的纤维临界长径比和材料参数之间的解析函数。将与曲线拐点切线和最大值...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军,刘畅,江中浩,, 来源: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年份:2010
针对电刷镀方法合成的纳米Cu,采用热天平、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其在500℃下,压力为0.1MPa纯O2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所研...
[期刊论文] 作者:金满,连建设,江中浩,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2006
端淬试样硬度分布模型采用了含有待定参数一淬透性系数的解析函数,本文定义的钢的淬透性系数与现有合金元素的淬透性系数不同,其大小直接决定端淬曲线的递减速率.端淬曲线的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李雪松,张文雪,江中浩,, 来源: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年份:2007
Taking a bath with basic nickel carbonate as the source of nickel,sodium hypophosphite as the reducing agent and citric acid as the complexing agent,the Ni-P co...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含卓,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8
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56nm的致密纳米晶铜.室温下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发现纳米晶铜的强度和韧性均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特别是韧性的速率敏感十分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黄凤晓,江中浩,张健,, 来源:热加工工艺 年份:2010
研究了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对单道熔覆层的宽度、高度及单道熔覆层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的宽度、高度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熔覆层的宽度随送粉速率的改变变化不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含卓,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材料保护 年份:2007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SeO2作为添加剂对直流电沉积纳米晶Cu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02g/L SeO2可使沉积层表面平整致密,沉积Cu层的(111)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含卓,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2008
分别采用直流和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了两种纳米晶铜DC-Cu和PE-Cu,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5nm和33nm。室温单向拉伸试验表明,DC-Cu和PE-Cu的屈服强度分别为332 MPa和545 MPa,基本符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杜锋,江中浩,刘先黎,,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铜基体表面上制备光亮的纳米镍薄膜。通过FESEM,AFM,SEM观察,分析纳米镍薄膜的二维和三维表面形貌。利用XRD估算纳米镍薄膜的晶粒平均尺寸,探讨纳米镍薄膜沉积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含卓,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通过直流电沉积纳米晶铜实验,研究电解液pH值对电沉积速率和沉积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速率随着电解液pH值的升高而下降。pH值为8.0时,沉积铜层具有明显的(111)方向织......
[会议论文] 作者:张会平,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年份:2006
本文采用化学镀铜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纳米铜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铜膜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玻璃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化学镀铜膜需要约3min左右的时间,根据晶...
[会议论文] 作者:张含卓;江中浩;连建设;,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年份:2006
本文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56 nm的致密纳米晶铜,室温下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发现纳米晶铜的强度和韧性均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特别是韧性的速率敏感十分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