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7
文章对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的原由、实践、效果和启示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7
从1986—2006年的20年中,深圳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是引领潮流的,它的成功主要表现在理念、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20
2019年9月国庆前夕对我来说很不平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领导来函,请我撰稿庆祝学院创建100周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了一封信。...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高校图书馆工作 年份:2010
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四地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湘图通讯 年份:1980
今年一月二十八日,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路经湖南时,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特邀谭祥金同志作了《国内外图书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报告,下面是根据录音记录摘要整理,未经本人审...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3
图书馆建筑需要哲学的智慧 ,因此需要哲学思考。文章对图书馆建筑的本质、价值观、关系论和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建设 年份:2008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在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它的理念是与公共图书馆的理念相同的,图书馆应成为实施文化信息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6
文章就深圳图书馆新馆及公共图书馆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2
阐述了何谓弱势群体;论述了我们对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心、要热心。...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2006
中国公共图书馆没有贵族化,对其工作应予公正评价。不要把为大众服务与为生产、科研服务和开展特色服务对立起来。图书馆经费短缺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图书馆精神”是应该永远......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4
同志们:我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代表大会汇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1979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文化部、中国科协和本届理事会的领导下,......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6
按预定计划,1987年7月新馆建成。对北京图书馆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以新馆建成为标志,将开始从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过渡新馆的落成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必然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国家拨出巨额资金建造新馆,人民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1990
经费短缺是当前困扰图书馆界的突出问题,人们感到忧虑,也在寻找对策。 一、现状 1989年11月19日上海《文汇报》称:据《中国消费者报》报导:全国各地图书馆频频告急,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2002
一些公共图书馆向到馆借阅书刊资料的读者收取费用,这种作法是背离建立公共图书馆的初衷和宗旨的,实际是利益与良心的较量.应对图书馆创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一下哪些起了积...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3
甘为人梯的服务精神,支配着千千万万图书馆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也正是这种精神,说明了我们职业的高尚和伟大,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缺乏的不是技术手段。而是这......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份:1979
图书馆如何搞好工作重点转移?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馆工作重点如何转移,怎样转得快,转得好,完成这一具有重大意...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0
【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 "对于我们的建设事业说来,八十年代是很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当前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
[期刊论文] 作者:谭祥金,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份:1979
【正】 现代,许多国家把图书情报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认为它是"无形的财富",并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厂矿企业和社会团体,为了自身的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