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闵敬春,,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04
用热力学方法证明了壁面上球冠形液滴的内外压差同样遵循经典的Laplace方程 ,并用力学方法给予了验证 .液滴的内外压差与固液接触角无关 ,只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液滴半径...
[期刊论文] 作者:闵敬春,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4
提出强化翅片的适用性问题并以管翅式换热器为例进行了讨论,认为管翅式换热器空气侧流路由三要件所组成,即换热器、换热器外部风路和风机,指出强化翅片的效果不仅与翅片自身的性......
[期刊论文] 作者:闵敬春,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3
讨论了几个与蒸气凝结相关的问题,指出壁面上球冠形液滴的内外压差和临界半径同样遵循经典的Laplace公式和Kalvin公式;蒸气在冷壁上的冷凝形态主要由后退接触角决定;空气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闵敬春,吴晓敏,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03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讨论了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不可逆损失,重点考察了换热器的几何尺寸对换热过程中不可逆损失的影响.不可逆损失用温差传热和流动摩阻所引起的熵产之和来...
[会议论文] 作者:吴晓敏,闵敬春, 来源: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年份:2000
在分析分割型压密特点的基础上,扩展应用作者提出的压密理论对分割型压密进行了数值解析.与实验结果进行的比较显示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5﹪以内,表明作者提出的压密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成功地解释了压密机理,明确了压密现象的本质.......
[期刊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透过致密无孔膜的传热传质过程,考察了传热传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膜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并以湿空气透过薄膜分离过程为例,分析了温差及浓度差的变化对传热传...
[期刊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针对气体透过薄膜的传质过程,基于动态吸附、扩散传递的概念,根据Langmuir界面动态吸附理论,研究了存在定向传递时表面吸附量与平衡吸附量的差异,从而将膜相传质分为吸附、内......
[期刊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6
薄膜式全热换热器的通道构型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改进全热换热器的性能以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研究分析了几种通道结构的流动及传递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等风机功率下对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许伟,闵敬春,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4
本文对两种不同间距的波纹通道中的流动进行了非定常的数值模拟,给出了间距和雷诺数对反映涡脱落频率的无量纲斯特劳哈尔数的影响情况,比较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的差别。增大雷......
[期刊论文] 作者:许伟,闵敬春,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为了分析开缝对波纹翅片流动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对3种开缝波纹翅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连续型波纹翅片,开缝有利于消除横向涡,并使流体混合得更加充分,从而提高翅片...
[期刊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薄膜式全热换热器的通道构型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改进全热换热器的性能以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研究分析了几种通道结构的流动及热质传递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通道构...
[会议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本文针对气体透过薄膜的传质过程,提出了动态吸附、扩散传递的概念,研究了存在定向传递时表面吸附量与平衡吸附量的差异,从而将膜相传质分为吸附、内部扩散和脱附三个动...
[会议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本文对已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模型对不同情况下薄膜式全热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不同通道构型全热换热器的压降、效率和全热交换量的差异,并提出改进方案...
[会议论文] 作者:许伟,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本文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空气侧扩展表面(平直翅片和百叶窗翅片)的平均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一种是利用翅片的效率公式通过迭代求解平均换热系数,而另一种...
[会议论文] 作者:苏铭,闵敬春, 来源: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研究了透过薄膜的传热传质过程,考察了传热传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膜分离过程中热质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同时以湿空气的传热传质为例,分析了温差及浓度差的变化对传热传质...
[会议论文] 作者:许伟,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3
采用不同的模型对波纹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144≤Re≤600时使用层流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而600≤Re≤4093时湍流RNGk-ε模型则优于层流模型...
[会议论文] 作者:万凯,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3
文献[11]得到了冷壁上的液滴分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滴状冷凝换热的计算程序,对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水蒸气在铜面上的滴状冷凝换热进行了计算,所得换热系数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会议论文] 作者:万凯,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3
在Rose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重正化群理论,对液滴在冷凝壁面上的随机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个重要参数——液滴有效覆盖面积比p和液滴尺度比γ,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冷...
[会议论文] 作者:伍岳,闵敬春,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研究了常温常压下湿空气中水蒸气的透膜传递过程,考察了热质传递的互相作用,建立了描述膜换湿过程的数学模型,重点分析了膜内水蒸气扩散系数以及膜吸附常数对薄膜湿阻与热阻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沈志杰,闵敬春,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20
薄膜式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可同时回收热量和湿量的装置,通常被用来减少建筑能耗同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数值研究了薄膜输运性质对全热交换器结露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结露特性曲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