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壳相关论文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中国的一条主要超壳断裂带,也是祁连褶皱系与秦岭褶皱系的分界断裂带。利用近几年取得的人工地震、重力、航磁、......
在中国东部(东经105°以东)约计330万km~2系统采集了28253个岩石样品,组合成2718件分析样,选用了15种可靠的分析方法,以国家一级标......
利用通过本区的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对大同—阳高震区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高原内部的横向大型构造断裂与纵向拉张性质的活动构造交错相接,构造应力复杂多变,地表......
阐述了云南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并从地壳结构入手探讨了地壳、上地幔的生热率垂向分布,进而研究了云南的深部热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垂向......
东秦岭岩石圈热结构热状态十分不均匀,沿断面可分成华北地块、北秦岭、南秦岭、扬子地块4大特征,其分界明显,南秦岭为“热区”,北......
联合利用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对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反演,获得了该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图像.给出了按5k......
<正>俯冲-碰撞环境中山脉如何形成、俯冲过程在其中的角色是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解释造山带形成的端元(end-member)机......
地球自形成以来,其地表和内部始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形态特征主要是由地球的内外力综合作用所致,其中地球的内......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利用三维不分块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北京东北部地区的三维人工地震莫霍反射波走时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该区上地壳的三维P波、S波慢......
In this paper, the dispersion curves of the Rayleigh wave and Love wave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eismic noise records of......
孔隙流体对流在生成地下深部矿产资源和油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探测新的地下深部矿产资源和油田,非常有必要对驱动和控......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并针对川滇地区,重点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等......
采用等离子体光谱方法测试了大别山北麓和华北东南部晚古生代砂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样品具微弱的Eu......
湘中地区的锑(金)成矿多与脉岩相伴生,对其成因及对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至今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板溪石英斑岩脉的研究表明,全岩K-A......
利用1976—2014年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省56个台站记录的近震数据,共提取4 922条Pg波震相走时数据,对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速度结......
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前郭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本文利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吉林前郭5.8级震群周围17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405个地震......
地热学和陨石学的研究都指出 ,地球上放射性热源浓度随深度指数衰减 .但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分布特征仍是地球科学的疑谜 .通过地球排......
根据华北遥测台网和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京津唐地区(113.5~119.5E,38.0 ~41.5N)1992~1999年共16 048条P波首波到时资料,利用......
利用横跨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拜城—大柴旦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的人工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资料 ,对拜城—大柴旦剖......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然而由于地震观测数据不足,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本研究使用......
为了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宁芜矿集区上地壳电性结构,研究"玢岩铁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地球物理、地质结构的对应关系,为探索深部"第二......
利用三维不分块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北京东北部地区的三维人工地震莫霍反射波走时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该区上地壳的三维P波、S波慢......
松原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腹地。自2006年以来,地震活动频发,地震震中集中分布在松原市西南的查干花震区和北侧的宁江震区。地震多以......
沿着一条平均侧线,对于可利用的地球物理资杆进行了汇编和比较,这条平均刚线是从热那亚(意大利城市)附近的利古里亚海岸开始、向犯......
系统分析了扬子克拉通从中元古代到白垩纪不同时代 8个碎屑沉积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这 8个样品的REE分配模式与全球典型......
冰碛岩是上地壳的重要组成物,是冰碛物在地表或浅海沉积固结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具有分布范围广,化学风化作用弱,分选差等特点。......
<正>关于地震成因的解释,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确定的科学结论,有的都只是各种假说。从二十世纪初魏格纳的板块学说建立以来,目前学......
采用初至波成像方法,对天津地区上地壳进行成像,获得了塘沽-武清地区上地壳P波速度精细结构,成像结果反映了沧县隆起两侧凹陷盆地......
利用天然地震数据分析研究得到的中地壳滑脱层的深度、活动方式、强度等结果,与重磁异常基底解译成果相结合,提出华北地区在中地壳......
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
首都圈(38°~41°N,114°~120°E)不但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地震灾害多发区,历史上曾有多次破坏性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给国......
根据中国大陆中、新生代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数据库 ,沿用“铅构造模型”的基本思想并作部分改进 ,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壳铅同位素的动......
Tar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