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相关论文
亚洲夏季风是全球季风系统中最强的区域季风系统,也是主导亚洲季风区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大尺度环流过程。亚洲夏季风通过将大量水......
古气候环境作为当前与未来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参照体,对古气候演化及其变化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应对当前的气候挑战。亚洲季......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季风与西风协同作用下,青藏高原在过去数千年中的年代际、百年时间尺度上......
近千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的对比研究,对分析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夏季风的演......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的环境、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将变得更加频......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
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MIS11)期间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演化特征与机制尚不明确,获取高分辨率、精确定年、气候意义明确的代用指标记录是......
石笋因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优势在古气候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重建过去气候演变趋势,从而分析地球气候发展的规律和探寻未来环......
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发生了一系列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导致地球表层环境变化。解剖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内部细节过程,不仅具有重要......
利用2015—2019年中国东部20个省份222个城市的地面O 3观测数据和全球再分析风场数据,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O 3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
基于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进行了4组长达1500 a的模拟试验(全强迫试验,控制试验,自然外强迫试验和人类活动外强迫试验)。在评估......
本文运用基于信息论及信噪比的潜在度量和基于预报检验统计学的实际度量两类方法,利用美国NCEP和欧洲ENSEMBLES计划中最先进的耦合......
本文主要是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东风急流(TEJ)的结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亚非季风降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
根据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逐日资料以及CMAP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功率谱和带通滤波等方法,探讨在气候平均状况下亚洲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亚洲夏季风影响下的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交替频繁,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但该区域缺乏晚全新世以来连续、高分辨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检验全球气候模式CAM5.1模拟亚洲夏季风的能力,CAM5.1模式能够较好再现亚洲夏季风的基本特征。通过工业革......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中国气候的大尺度环流系统,为了进一步了解副高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站点观测资料......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和他的团队,从天文和水文的角度对青藏高原影响南亚夏季风湿对流触发过程,以及对流层上层......
根据1979-1995年美国NOAA的向外长波辐射逐日资料,用功率谱分析和带通滤波方法,对气候平均状况下亚洲夏季风的季节内演变过程进行......
亚洲夏天季风 ASM 反气旋在北方的夏天期间是在上面的对流层降低的平流层 UTLS 的发行量的一个主导的特征,它被发现在这改进由于有......
用云南94个气象站1961~1999年5~10月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亚洲夏季风偏早(晚)年或偏强(弱)年,云南5月、6~8月、9~10月及5~10月等关键......
基于观测资料分析,本文讨论了与东亚冬季风(EAWM)异常活动相联系的海-陆-气系统的特征,指出它往往是随后亚洲夏季风异常的一个信号。......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
亚洲冬季地面的热力状况与冬季风活动有关, 对后期的天气气候变化也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用EOF方法分析了亚洲冬季地面气温的时空特征......
东亚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RU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对东......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MAP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亚洲夏季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夏季风子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相......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AGCMⅡ)作了西南印度洋海温月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数值试验.试验结......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所带来的区域气候环境问题以及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可能影响成为当前科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
Based on simulations of the IPCC 20C3M and SRES A1B experiments in ten coupled models,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SM) r......
利用罗格斯大学积雪遥感资料、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和NOAA陆地降水分析数据PREC/L,从2011/2012年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多现象与亚......
使用T42L28大气环流模式就夏季风时期大气对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异常的响应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型海温异常可以......
在未来设计的亚洲夏天季风(ASM ) 的回答基于协调的 Intercomparison 工程(CMIP5 ) 与联合国际机场的模型 FGOALS_s2 (灵活全球 Oc......
亚洲地区是物质由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文主要利用卫星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再......
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模拟的过去千年的气候模拟结果CESM-LME(Community Earth System M......
该文通过改变太阳常数,利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SM1.4研究了亚洲夏季风对强外辐射强迫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太阳常数增加,局地增温幅......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在许多方面直接和间接的对人类产生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已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最为......
青藏高原东北部受亚洲夏季风(Asian Summer Monsoon,ASM)、中纬度西风环流、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形作用及西伯利亚反气旋控制,其水汽来......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异同及它们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强度的年......
利用多年NCEP/NCAR再分析全球逐候平均气象场资料和逐旬感热、潜热资料,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期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地面加热场的特......
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
夏季亚洲季风区是对流层低层水汽和污染物进入全球平流层的一个重要通道,自然或人为污染物通过该通道进入平流层后对臭氧层的破坏......
利用统一的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指标,重新制作了季风爆发日期的推进图,确证了亚洲热带夏季风最早在热带东印度洋与中印半岛中南部爆发......
本文讨论了亚洲夏季风建立的季节进程及机制。结果如下: 1.印度洋夏季风最早爆发于热带东印度洋,其建立进程具有逐步推进的阶段......
主要回顾了欧亚大陆冷季积雪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特别是积雪对季风演变和强度的影响。从Blanford(1884)着眼喜马拉雅山测站积雪开......
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但对其行为特征与动力学机制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本文选取贵州董哥洞2支高分辨率、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