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改良相关论文
历史时期,以蚕丝、茶叶、棉花、稻麦为代表的农产品在浙江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地位,在经历清末民初的短暂繁荣后,浙江传统外向型......
沈宗瀚(1895-1980),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也是中国近代农业科学事业的先驱者。......
近代中国的农业改良是在近代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起步,伴随着整个民族从衰败落后、被动挨打到奋起改革、意图自强的命运而逐步展开的,......
盐碱土是低产田中的主要类型,它不但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同时可直接危害作物生长。因此,根据不同盐碱土的特点,应采取农......
传统观点认为近代银行投资棉花产销合作社是为了博取商业垄断利润。文章对此提出质疑,作者以江苏省农民银行为例,从农业科技推广的......
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
清朝末年,面临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农业生产的衰微,清政府谕允饬令各地遍设农会,希图利用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共同振兴农业,摆脱国......
北洋时期,顶层设计的农业现代化构想受制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政府对底层薄弱的控制力。乡间影响力和官民中间人的传统地位......
清末新政时期,晚清政府在改变传统经济政策,致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业的改良。在商部和农工商部的主导下,从农政机构建设,农......
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会组织是在衰微的农业生产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国内各界日益高涨的兴农立国呼声中,北洋政府承袭清朝末年创建......
“台东二号”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是番荔枝科(Annonaeeae)番荔枝属(Annona)果树,又称大目种释迦、大憨种释迦,为热带亚热带半落叶......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目睹通县农村凋敝现状,在1922年开始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活动,直至1941年才被迫中止。美国公理会在通县的乡村建设......
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来专门负责振兴工商业经济。商部在振兴工商业经济的同时,还在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农会......
清末新政时期,对传统农业进行近代化改良是清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农业大省的安徽多项农业新政并举,集中体现在了四个方面:设立......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实验总结出的北方滨海盐渍土农业技术改良措施主要有: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作物改良.......
张静江主浙后,重视农业发展和农业改良,以棉业和蚕丝改良为切入口,为农民树立良好示范,推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计。与此同时,张静江注重......
北洋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北洋政府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改良,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取得的效果有限,但是,在一......
孙中山早期即倡建农会以图改良农业。其在后期践行组建农会则旨在改造党务以推进革命进程,主要表现为:确定政纲并成立中央专门领导机......
1910年10月成立的全国农务联合会,是迄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全国性农会团体。它是在清末民初农业生产日趋衰微、“兴农”呼声日益高涨......
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农会组织。它的诞生既是清末全国农业生产的衰微、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资产阶......
北洋政府时期农会组织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12年3月北洋政府建立,到1913年2月全国农会联合会会议,召开之前的起步阶段;......
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长期延续着经验型的传统农业文化.从19世纪后期起,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实验农学伴随着西洋人的纷纷来华而传......
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建立了一系列农村改进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开展了颇......
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特大水灾,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经济遭受空前破坏.为扭转农业日趋萧条的局面,在国内工商界和农业院校的推......
抗日战争时期,“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在进行减租减息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改良运动。边区兴修水利工程,发展......
卜凯1915年以农业传教士的身份由美国来到中国安徽宿州(当时称宿县),1920年受聘于南京金陵大学,在宿州工作生活了近五年。其间他深入农......
<正> 台湾桃园区农业改良场为解决北部山坡地夏季蔬菜育苗期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用多种育苗介质及不同配合比例作育苗试验,发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的中心,担负着军需民食的重大责任,其农业生产对整个战争起着巨大作用,故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改良运动。......
陕西自古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这里有着丰富的农产品种类和精耕细作的优良农业传统。抗战之前的陕西农业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政策的扶......
绥远是民国时期中国西北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大体上相当于今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
自古以来,四川的农业都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50至1952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急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因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阐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农业改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政府进......
传统社会以农立国,农业攸关正供,维持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但是,中外通商的近世变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格局,使传统农业面临......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大后方的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良。首先。积极调整战时农业政策,确定农业改良为基本国策,设立了中央农业改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推广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
民国初期,中央政府多从边防、民族团结等角度考虑西北问题,对西北的经济社会建设关注较少。在抗战背景下,东北地区先后失陷,中国主......
抗战爆发后,面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一系列战时农业改良政策,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农业改良。这不仅......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业经济却出现了萧条和衰败。为了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