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V相关论文
目的 根据2个凝血因子Ⅴ (factor Ⅴ,FⅤ)缺乏症家系已确定的突变位点(G16088C和G69969T)进行遗传咨询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 于12周......
目的:探讨血栓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活化蛋白C抗性(APCR)及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0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基因 G20210A(FⅡG20210A)和凝血因子 V基因 Leiden 突变(FVL)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维吾尔族(维族)......
目的:成功的妊娠需要有效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胎盘部位血管血栓形成是反复自然流产(RSA)的主要原因之一。机体循环凝血和抗凝机制......
机体的出凝血由凝血和抗凝两方面组成,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保持正常止血功能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FV抗原、活性和已报道过的FV单......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从新鲜冰冻血浆中提取凝血因子V(Coagulation factor V,FV)的方法,并用提取的FV为抗原免疫小鼠,以建立抗人FV......
目的 研究习惯性流产妇女的凝血状态及其与活化的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习惯性流产妇女 (未妊娠 )和......
目的 对2例遗传性凝血因子V及Ⅷ联合缺陷症(F5F8D)患者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分析.方法 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家系的实验室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1个FⅤ缺陷症家系进行研究.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凝血因子V多态性,探讨其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人,筛查FV基因......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相关性疾病患者的凝血因子V(coagulation factor V) R2等位基因多态性,探讨R2单体型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
蛋白C系统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系统.活化蛋白C(APC)通过灭活凝血因子V(FV)来抑制凝血.APC对FV灭活障碍称为活化蛋白C抵抗(APCR).APCR......
目的 探讨血栓相关基因缺陷之间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方法 由α-半乳糖苷酶A(α-galactosidase A,Gla)缺乏和凝血因子V Leiden(factor......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FV Le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对血栓形成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遗传学方面进一步去探索与发现新的基因缺陷,加......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与凝血因子V(FV)基因多态性、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
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是蛋白C系统抗凝机制失调的最主要的遗传因素.FV Leiden突变明显增加了原发性及反复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孕......
从猪血浆中制备猪凝血因子V,并分析凝血因子V加速凝血酶原活化的促凝活性.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柠檬酸钡吸附、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
凝血因子V是凝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辅因子,其10号外显子1691(mRNA)位鸟嘌呤核苷酸被腺嘌呤核苷酸所取代(即1691G→A),从而导致该基因有一......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体外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分别与贫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重症肝炎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组织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是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VT)在发达国家年发病率1‰[1].且随年龄增长呈递增现象,儿童的发病率1/10万,老年人接近1%[2].VT......
目前国内对重症肝炎(肝衰竭,HF)一直采用凝血酶原活动原(PTA)<40%,同时总胆红素(TBIL)>171 umol/L,作为实验诊断标准,国外有学者提出......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和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的方法,对54例脑室内......
凝血因子V(FV)于1947年由Owren发现,为一种FXa的促凝性非酶性辅因子。它是一个由21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30ku......
胎儿及新生儿易栓症发生风险远远低于成人,新生儿期发病率为0.24/万~0.51/万。易栓症的病因可以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最常见的遗传因素......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合并冠心病组)、27例无合......
目的:对一例临床诊断为凝血因子V(coagulation factorⅤ,FV)缺乏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父亲、母亲、哥哥)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
目的 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V(FV)缺乏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一期法检测血浆FV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FV的抗原含量,PCR法扩增FV基因......
目的对2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及Ⅷ联合缺陷症(F5F8D)患者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分析。方法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
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的,或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测定人血浆凝血因子V(FV)抗原含量.方法采用兔抗人FV抗体为包被抗体,FV单......
目的 研究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活化蛋白C抵抗 (APC R)、狼疮抗凝物质 (LA)和凝血因子Ⅴ (FⅤ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习惯性......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疾病,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发病率。据国外数据统计,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例数每年超......
背景1993年Dahlback等首次报道了抗活化蛋白C症(Resistance to activated protein C, APC-R)。目前的研究证实,APC-R的主要分子学......
目前普遍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同一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
第Ⅴ因子(FⅤ)是分子量为330KD的单链糖蛋白,与第Ⅷ因子(FⅧ)及铜蓝蛋白之间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FⅤ参与凝血过程中凝血酶的......
本文采用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 ,检测了凝血因子V1691(G→A)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体中的分布特点 ,并探讨了该突变同......
目的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及病情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基因、FV因子第10外显子(FV10)、VWF基因第28外显子(VWF2......
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及健康人群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
凝血因子Ⅴ和Ⅷ(FⅤ、FⅧ)联合缺乏症(F5F8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近年的研究发现,该病病因在于基因lman1......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FV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突变(FIIG20210A)与中国人群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经过核素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