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心尖部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植入在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AV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到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永久性心......
患者男,75岁。因反复胸痛胸闷、心悸10年余,于2002年12月28日入院。体检:BP130/85mmHg(1mmHg=0.133kPa),心界不扩大,心率60次/min,律不齐,无......
最近新型治疗心衰的起搏器已问世(A),其由三部分组成:①刺激迷走神经的电极:该电极在外科手术暴露颈迷走神经干后,袖式包绕其外部,......
患者女性,75岁.8年前因肺癌行右肺切除术,间断行化疗和放疗.1个月前,因颜面部肿胀,外院诊断为肺癌纵隔转移、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
在5例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RFCA)靶点标测时,有4例在QRS波前记录到一锐利电位,我们称其为心室除极前电位(PVDP),在记录到PVDP......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le apical-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的长期影响。
方法:入选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植入......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对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
起搏器心室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然而大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双腔起搏器/右心室心尖部(DDD/R)起搏与单腔心室起搏器(VVI......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重构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60例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RV......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P)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别行RVSP起搏(RVSP组,......
目的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
对于一些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来讲,由于易于固定,起搏阈值低等优点,右心室起搏常将起搏电极置于心尖部,但长期随访发现,心尖......
目的 系统评价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08 年第4 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
目的 比较主动与被动电极﹙AE 与 PE﹚植入右室心尖部﹙RVA﹚或右室间隔部﹙RVS﹚对即刻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资料,比......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
目的:对比右室高位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老年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为寻找新的起搏位点提供依据。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寻找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更符合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方法将60例有安装起搏......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需要临时起搏治疗[1-4],常规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本院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
目前改变起搏位置使起搏更接近生理性成为研究热点,维持正常的心室肌激动收缩顺序是目前临床起搏方面的难题,即使是DDD起搏器,虽然保......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选择具备......
目的 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分别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植入永久性心室起搏导线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是......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ROVT)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单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
目的 探讨右室心内膜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儿童患者起搏电极参数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56例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Ⅲ......
目的:比较右心室起搏中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和被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应用结果,探讨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在右室高位间隔部(high right vent......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RVS)主动固定电极对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分为RVS起搏......
目的了解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参数的差异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
希氏束在室间隔上端分出右束支,并视为希氏束的延续,其纤细、单独一支沿室间隔右侧内膜下走行,至右室心尖部再分支到右室乳头肌及......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肌重构及血浆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具备起搏器......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
【正】患者,女,28岁。因阵发性心悸二年再发9 d入院。患者于2000年9月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及重度......
目的:对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最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
目的探讨老年人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17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分为RVA......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确诊为SSS的患者,术前随......
传统的起搏方式主要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但RVA起搏可引起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而且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目的采用右室流入道和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右室流出道和右室心尖部不同部位起搏患者3年左右随访分析,了解患者的起搏参数、心脏功能改变等指标,进一步评......
<正>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急重症心血管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常使病人致残。对这类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人工心脏起搏器则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