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学说相关论文
2012年,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南陈(国达)北李(四光)的称号就在地质学界传播开来。“地洼学说”是被国际公认......
苏联学者最早响应 地洼学说提出后,在理论上首先得到苏联地质学家的赞同。1959年7月2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欧亚大地构造图编图会议......
以地洼学说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据地物化资料,研究大河铜矿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并对其深边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大河铜矿所......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
以笔者师从陈国达院士十年,学习与研究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壳体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球物理问题为线索,介绍恩师陈国达院士在大......
陈国达的科学方法包括思想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和观察实验四大部分,它们相互整合和建构,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科学方法创......
0引言陈国达院士是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成矿学家;是"地洼学说"及其演进变革系列和序列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创......
【正】 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构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被运用到各门科学领域中,并且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本身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活化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冲破了百年来由欧美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的传统观点,提出并阐明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一种新型活动......
本文根据江西大地构造在时空演化上的不平衡性,以及各不同地区在地壳结构、沉积建造、变质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型相、成矿作用以......
陈国达老师1934年大学毕业,我1934年出生;陈老师1956年创建地洼学说,我1956年考入大学学习。陈老师与我,他是长辈,是大师,是一代宗师,是我......
<正>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瑰丽多姿的地表,同时也造就了地表下许多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丰富矿藏。千百年来......
陈国达(1956)创建的地洼学说,首次阐明了地槽区→地台区之后的新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提出了“地......
我在新闻战线工作20余年。在采访中接触了许多的人,其中不少是名人,如科技界的陈国达、牛满江、袁隆平、卢惠霖、俞汝勤等著名专......
<正> 一、引言 近年来,以我国首创的地洼学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在国外一些国家(特別是在苏联)十分重视与盛行,发......
在大地构造上,浙江地区锡矿(化)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以来的地洼阶段。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可以划分为浙东洼陷和浙西洼隆。从......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检验,已发展成为5个组成部分和2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