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相关论文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浙江杭州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在民族矛盾日益严重、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夏曾佑在中......
甲午一役,成中国之巨祸.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以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为代表的晚清中学历史教科书采用了新的编纂体例与编纂观念.着......
或许是机缘巧合,当巨野教案发生前四天即1897年10月26日,一张仿英国《泰晤士报》的中国报纸在天津紫竹林租界诞生,此即后来影响深远的......
引言秦始皇即位后的巡行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出行规模之大,巡行路程之远,巡行频率之高,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之深远,引得后人......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始终。 春秋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史学......
三联版的陈寅恪《书信集》中,有一封陈氏致傅斯年的信: 孟真兄左右:奉九月廿七日手书,知将有西北之行。此函达渝,未识已启程否。此行......
清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是中国新史学最初的实践形式,体现了新史学发轫之初历史书写“增其新而不变旧”的特征。中国历史教科书采用......
侯旭东在《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文中,一说关于中国秦代以来是专制主义的“论断”是19世纪末年中经日本传入的;二说该论断......
伍光建(1866-1943),广东新会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颇加器重,派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深造五年,兼......
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
清末民初,我国出现了一个研究佛学的高潮。在此期间,杨仁山、桂伯华、沈曾植、梁启超、谭嗣同、庄思缄、夏曾佑、章太炎、熊希麟、欧......
《中国古代史》是夏曾佑于1902至1906年编纂的一部新式中国通史教科书,是研究中国近代史、20世纪初年新史学、近代历史教育等领域的......
《中国漆艺美术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化的漆器艺术领域的专门史论著作。它以材料、技术与艺术统一的史学观:材料......
<正>1902~1904年,我国出现最早一批由国人自编的新型中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编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是其中......
维新变法时期,在康有为、谭嗣同等都对理学展开了大力的批判和解剖的同时,宋恕却对理学的实质进行探讨和批判,他提倡恢复儒学的"经......
我国革新小说理论先行者夏曾佑在其论文《小说原理》中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五易五难”矛盾,即“导世”的写作功能与“熟悉......
缪荃孙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先后主持南菁、泺源、钟山书院讲席.为1876年(光绪二年)进士.历任......
作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的夏曾佑,其诗却极少有人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从悲怆凄凉的情感基调,含蓄蕴藉的传达技艺,情景交融......
著名学者金克木有一本书叫做《书读完了》,里面提到一段轶事:史学家陈寅恪年轻时曾前往拜访老一辈学者夏曾佑,闲聊当中,夏老先生慨叹自......
【正】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六日致许寿裳信中,谈到エパ等制造谣言时说:“此是此公长技,对于亦往往如此。”エパ,疑指夏曾佑,我......
夏曾佑是对晚清改革思潮起过重要作用的思想家,他的改革思想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其改革思想的雏形,表现为今文经学立场下的“变革......
在促成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过程中,近代今文经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文经学家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提出孔子作“六经”说,不但动摇了传统......
【正】 终先秦史两千年,周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人们常将其与文王、武王并论,但事实上,周公的历史地位远在文王、武王之上......
1912年,陈寅恪先生第一次由欧洲回国,往见他父亲散原老人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对他说:“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兴你懂得很多种......
期刊
在晚清林纾、夏曾佑的小说评论中,都谈到过同一个问题,即小说的题材与创作难度的联系。夏曾佑推崇小说用“俗”的文字,写“俗”的题材......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本为清末中学堂教科书,1933年列入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之中,成为大学用的历史参考书,到2000年,该书被河北教育......
中国神话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秉承进化论的主张,认为神话不过是前朝遗留物,虽然对现在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是......
夏曾佑是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驱者,曾对清末改革思潮起过重要作用。开“民智”思想是夏氏改革思想重要的一环.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夏曾佑是晚清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学者,他的专著《中国古代史》(原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首次尝试用章节体撰写,可以......
夏曾佑作为清末最早用新体例和新思想来编纂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先驱人物,在他1906年出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33年更名为......
在编著《张元济年谱长编》后,笔者又陆续看到若干张元济在加入出版界前后的史料。本文将这些史料作了整理,仿照年谱的编例,按时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先秦儒家,经孔子删定《六经》而定型,孔子死后,遂亦分裂。据韩非记载:自孔子之死,儒分为八。迨至战国,孟、荀二家逐渐成为引人......
<正> 夏曾佑(1863-1924)是晚清思想史、史学史乃至文学史、政治启蒙史上的重要人物。梁启超在《亡友夏穗卿先生》一文中推许他"是......
翻开中国美术史,尤其是老一辈的中国美术史,总会看到"上古"如何、"中古"如何以及"近古"如何。比如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上古史"部分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