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王相关论文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矛盾异常突出,在传统儒学面临断续存亡的关键时刻,现代新儒家们深刻反省中国文化,他们坚持儒家价值对于中国......
在现代中国,西方名人访华总是能够产生轰动效应,无论是“五四”时期访华的杜威和罗素,还是不久以前访华的哈贝马斯和德里达,而泰戈尔是......
近年来,儒学研究的氛围颇有好转,出现了不少儒学研究刊物,任重主编的《儒生》集刊于去年岁末创刊,是最新近的一种。《儒生》(第一卷)主题......
作为当代新儒学代表的牟宗三心性学,其建构既直接孕生于康德的道德哲学,又与其有着深层差异,主要表现在焦虑原点、沟通中介及理论归宿......
现代新儒家的思想纲领概括为“内圣开出新外王”,又称“返本开新”。“本”是指以儒学为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新”指的是“新外王”,也......
通过论述朱子与陈同甫之间的争论,引出历史和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和综合,然后提出“新外王”理论,从而实现生命与理性之间的作用表......
当代新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尊重和回归,对我国现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重新审视和传承祖先文化的优秀精神,首当其冲要弘扬儒家仁爱思想和心性之学,以制造宽松的文化氛围.大陆新儒家的出现为势所必然,因......
牟宗三的“道统、学统、政统”三统并建说,乃是要为道德理想主义树立一立体纲维, 为世界的人文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一套儒家......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传统儒家便面临着一个现代转化的问题,新儒家在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过程中选择了民主作为由“内圣”开出“新外......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
牟宗三心学既是对儒学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是在西方本体论指导下的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牟宗三依托陆王心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形上......
牟宗三的"新外王"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儒学作为内圣之学,为何没有开出新外王,二是如何才能开出新外王,三是新外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牟宗三"新外王"的目的在于在儒家的体系内寻找可以和现实对接的内容,为儒家接续新的生命,其本质并非是为了引领时代,而是为了在时代......
"内圣外王"是对儒家王道理念的特殊表述.儒家于"内圣"方面固然用力颇多,而于"外王"方面用力亦复不少,在行为模式、制度架构、运作......
牟宗三认为即便是“开阔、弘通”如船山者,尚不能转出“民主政治”的新外王,此即为船山政治思想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牟先生这一评......
<正>传统儒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不断脱去传统封建体制的外壳,以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彰显在民族的延续中,呈现......
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蒋庆自王阳明创立良知学说以来,近五百年间,不少儒家学者对良......
<正> 海外新儒家,以保守主义著称。其政治哲学之首席理论家,当推牟宗三先生。1983年,牟先生新订再版有《政道与治道》一书,被学界......
牟宗三关于英雄的见解内蕴着现代新儒家的独特视角。他对英雄的审视,在其美善"分别说"的致思格局之中可得到准确衡量。他对"美"作......
自清末以来,传统中国如何现代化就成为二十世纪思想史的主旋律。而自五四始,这一主旋律又多了一内容,即“去儒家化”。之所以会有这样......
<正> 现代新儒学,是五四运动前后以来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论争中,以维护儒家道统、鼓吹儒学复兴为思想特色的文化思潮......
牟宗三被誉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牟宗三经历了“会通中西、援佛入儒、归宗儒学”的学术心路。......
在“五四”时期,我们常常可以在知识分子中看到一种精神的彷徨、痛苦、紧张,这种心态与否定传统之后出现认同危机,显然有着历史的......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在儒家即“外王”与“内圣”的关系,反思与重构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开显出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是牟宗三“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