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肌相关论文
骨间后动脉,为前臂背侧皮瓣的营养动脉。我们对40侧前臂骨间后动脉,进行以下解剖学研究:①骨间后动脉分型。②在旋后肌下缘的骨间后动......
作者于50具尸体解剖观察,发现桡神经浅、深支分叉点高于肱骨外上髁平面;旋后肌弓有襻型、环型之分,多为半肌半腱性(腱性之Frohse弓......
研究了40侧上肢桡神经深支在肘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观测 Frohse 弓的位置、形态、性质、横纵径、厚度、深度及桡神经深支在弓下方......
对50具成人尸体100个肢体标本进行了旋后肌管形态与骨间背侧神经受压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71%的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组织,19%的腱......
前臂骨间背神经由于其局部解剖上的特殊性 ,当受到各种因素卡压时容易引起神经麻痹症状。自 1 991~ 1 999年 ,我们采用中药外洗结合......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某部战士。1996年2月始参加单、双杠规定练习训练,参训3个风后感左手伸腕、伸指乏力,不伴皮肤麻木,发病1周后住入......
患者女,4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近端疼痛,向远端放射,未经任何处置.近半年来自觉右手伸腕、伸指无力,疼痛症状消失,无手部......
临床上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的方法包括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掌长肌腱移位和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移位术等,其中桡侧腕短伸肌腱......
...
患者女,15岁。患者于记事起就发现左手3 ~ 5指屈曲畸形,不能伸指。2年前来本院就诊。局部检查发现:左侧伸腕时无力并伴有桡偏,3 ~ 5指不......
...
旋后肌综合征系前臂骨间背侧神经麻痹,无论何种原因所致,临床均属少见。作者自1985~1989...
目的明确旋后肌在肘外侧软组织损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方法对197例患者(244肘)开始均施以痛点注射(244肘)......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门诊就诊的18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旋后肌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3例确诊为桡神经深支旋后肌卡压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
作者遇到4例骨间背侧神经受压综合征患者,均为上肢用巨力之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垂腕和伸指不能症状,均行显微外科治疗,发现于桡管处深......
目的: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
目的:探讨新的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0例可疑旋后肌综合征患者和2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旋后肌加强诱发试验。结果:旋后肌加强......
观察了60侧成人尸体的旋后肌区。发现:①桡神经深支与旋后肌的位置关系:Ⅰ型占21.7%,Ⅱ型占78.3%。②旋后肌管长37.78±7.16mm,......
骨间后神经综合征是指骨间后神经在肘前外侧受压,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统称。临床上由于对泫症缺乏认识,易将其混淆为“网球......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被认为是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肱骨外上髁及其附近的疼痛综合症候群。临床医生......
第一部分旋后肌肌支移位重建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伸指功能的可行性研究实验一人类桡神经各肌支的神经根来源:电生理学研究目的:应用电......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我们对2例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者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举1例报告如下。 患儿男,6岁。因自幼右前臂旋转不灵就诊。查体......
桡神经向下至肱骨外上髁的位置分为浅支和深支,桡神经深支向后穿旋后肌.从旋后肌下缘穿出后改名为骨间后神经,这个过程就要经过桡......
自2001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应用经Thompson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中上1/3骨折3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正>在常见的上肢神经损伤中,桡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后手术吻合效果较好。故早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对桡......
骨间背神经卡压是临床常见病,关于骨间背神经卡压的解剖研究很多,但是关于旋后肌变异相关的骨间背神经卡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
目的分析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区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其前后径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对101例健康志愿者桡神经深支进入、行出旋后肌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