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话诗相关论文
早期白话诗在诗歌研究中常常因其缺乏诗性而被忽视。提到早期白话诗很容易给人肤浅、缺少诗味的直接印象,但是细细品读,诗人们真挚......
《月夜》是早期白话诗人沈尹默(1883-1971)的代表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
古典诗歌意象的高度纯熟化从文化上钳制与扼杀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从诗歌艺术层面也使注重意象营造的古典诗歌基本丧失了诗歌应有的......
中国现代早期诗歌以现代白话作为诗体语言,实现了言、文一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真正的"诗界革命".自由灵活地传达自然的、真实的心......
<正>学术的进步常常源自深层的不满。对于20年前便已"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而言,更加需要深刻反思成熟本身可......
“歌谣”在早期白话诗发展过程中是以试图解决新诗创作的困境而进入诗人视野的。由于“五四”知识分子“民”的身份定位、价值立场......
“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初,现代知识分子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以“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等人将“歌谣”纳入新文学......
一生命的诗闻一多先生在《人民的诗人——屈原》一文中赞美屈原说:“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的,是他的行义,不是他的文......
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早期白话诗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正> (一) 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崛起的中国现代新诗,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民主革命风暴的结束,经历了整整三十二年的时间。新诗的诞......
"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大变革。胡适、郭沫若、沈尹默等人发起"新诗运动",将生活中的白话引进诗歌创作中,且摒......
<正> 我国是一个"诗国".从《诗经》算起,已有大约三千年左右悠久的诗歌传统.但是,打破旧诗的桎梏以白话为标志的新体诗歌,只有六十......
1918年至1920年前后,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大变革。胡适等人发起“新诗运动”,将白话引进诗歌创作中,并且摒弃了以往旧体诗创作中的......
<正> 郭沫若的《女神》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自由言说方式,开一代诗风。其出场与经典地位的确立,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域外思想的冲击,"......
艾青,这位中国诗坛上的泰斗,已经以他那博大深邃的诗作,在中国新诗史上立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对于艾青诗作思想与艺术诸方面......
重读现代新诗,一个长期以来很少被人关注的事实呈现在面前,那就是几乎每一位诗人--无论他们的家庭出身、经济地位、教育背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