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瑚相关论文
珊瑚礁是一种礁石,分布在温暖的浅海海域,它由微小的海洋动物——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珊瑚礁形状各异、色彩缤纷,其中生活着地球上......
珊瑚是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之一。它的表面光滑干净,没有其他物体的附着,因而推测其自身或者是共附生的......
柳珊瑚和软珊瑚属于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虽然自身缺乏有效的物理防御手段,却能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中生存与繁衍,依靠的是其次级......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对珊瑚的研究至今,国内外的科学家已从珊瑚分离得到许多结构新颖且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应用前景十......
本文采自中国南海三亚附近海域的软珊瑚Sinulariagibberosa和柳珊瑚Subergorgiasp.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和体外生物活性研究。以生......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vagaeAurivillius)的化学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
从柳珊瑚Verrucella sp.中分离得到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Praelolide,通过对其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其化......
期刊
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引起了人们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极大兴趣。共生菌是长期与......
从采自中国南海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Verrill)中分离得到了4个Eunicellane型二萜和2个B环开环型甾醇,利用波谱技术......
本文对南海柳珊瑚鳞海底柏Melitodes squarnata Nutting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用工业乙醇:二氯甲烷(2∶1)进行了提取,采用硅胶柱......
采用卤虫致死和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 (valenciennes)乙醇提取物及各有机相进行了克生活性测......
2004年8月对湛江徐闻西海岸柳珊瑚资源进行调查,共采得柳珊瑚16种,分别属于7科14属;基本查清该海区柳珊瑚的分布状况。根据柳珊瑚群体......
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
从采自中国南海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Eunicellane型二萜,命名为sinensin(1),和6个已知化合物:13-去......
中压制备色谱具备柱效高,分离速度快等特点,是制备纯化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产物的极好手段。通常使用的快速中压制备色谱是由中压恒流......
通过对南海3种柳珊瑚的18S rDNA序列的测序,结合Genebank中搜索到的其他26种柳珊瑚的18S rDNA序列。构建了NJ和MP系统发育树,结果表......
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的相关可培养细菌。对获得的90株细菌,先用4株海洋污损指示菌进行活性初筛,获......
【目的】研究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共生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
【目的】研究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发酵液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活性。【方法】采用纯......
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了从广西涠洲岛采集的柳珊瑚,并对其拉曼光谱图进行分类归属和解析。根据光谱结果,涠洲岛柳珊瑚可分成两类:一类......
2005年7月,分别对福建厦门湾和东山湾海域柳珊瑚进行了调查,厦门湾共得到柳珊瑚9种,分别属于4科7属,东山湾共得到柳珊瑚8种;其中中......
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富含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生物资源。本研......
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低等无脊椎动物,如柳珊瑚,软珊瑚等,在高压、高盐以及缺氧的恶劣环境下,经过漫长......
柳珊瑚一直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包括甾醇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类等多种类型,活性筛选实验表明,这些化......
调查并分析了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柳珊瑚的种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共发现柳珊瑚15种,分别属于6科11属,其中......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福建海区浅水石珊瑚、柳珊瑚和近期有关调查成果综合分析,福建沿海浅水石珊瑚累计记录17种,隶属6科14属,其......
从中国南海高领类尖柳珊瑚(Muriceides collaris Nutting)中分离得到了7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1个新化合物6-formyl-5-isopropyl-3-h......
综述了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127个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海洋生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
在众多海洋生态系统中,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态类型,在其中几乎生活着所有海洋生物的门类。随着海洋天然产......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洋无脊椎动物——柳珊瑚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收载了期间所报道的432个新化合物,包括46个倍半萜(含2......
<正> 有长期养殖淡水观赏鱼经验的广州动物园鱼馆,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试养海水热带珊瑚礁鱼。人工海水的配制国外选用Backhaus,Lyman......
通过2种样品前处理方式和4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相结合,提取橘色刺柳珊瑚(Echinogoria aurantiaca)基因组DNA,并对其18S rRNA基因进......
柳珊瑚与长茎葡萄蕨藻是我国海洋资源中被报道鲜有应用的天然植物,据文献报道柳珊瑚与长茎葡萄蕨藻中都具有相应的活性物质,只是还......
从中国南海的裸鳃目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ornatus)中分离得到4个eunicellane型二萜:Ophirin(1),calicophirinB(2)......
柳珊瑚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甾醇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柳珊瑚是海洋甾醇的主要来源之一。......
柳珊瑚俗称海扇或海鞭,系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动物,分为2个亚目11个科。我国海洋中已发现有6科44种柳珊瑚,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
海洋生物由于其环境的独特性,产生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化学防御因子,它们为新药研发提供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柳珊瑚就是海洋底......
基于文献检索,概述了近年来中国柳珊瑚中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从中发现了一些结构独特并具有强生物活性的萜类化......
<正> 珊瑚,是个统称,它包括了石珊瑚(Scleractinian)、软珊瑚(Alyonarian)、柳珊瑚(Gorgonian)、红珊瑚(Corallium)、角珊瑚(Antip......
本文对采白海南三亚海域的疏枝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pseudossapo)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到11个甾醇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
珊瑚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始于90年代初,用于柳珊瑚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分子标记是线粒体DNA和核糖体RNA.本文在重点介绍了柳珊瑚种......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北部湾的两种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和Menella kanisa分离出7种次级代谢产物,运用MS、1HNMR和13CNMR......
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极大兴趣.本文综述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