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义相关论文
“比+比较对象+还+A”构式中的“还”常被释义为“更加”义,但不少“比”字句中的“还”和“更加”并不能相互替换,反倒是“还”可与......
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通知”等词可以理解为并列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状中结构,这种结构歧义现象不是孤例。词义的引申与认知程度表达的......
虚词大多为多义词,义项划分就成了分析虚词语义的重要工作。但虚词义项划分一直缺乏严格的操作标准,影响了汉语虚词的语义分析。本文......
同义词之间概念意义基本相同,隐含意义、感情色彩和搭配组合仍有细微差别,但不易辨析.汉语词汇核心义来源于本义抽象出的特征义,统......
“高”“京”“乔”“尧”“敖”都具有“高”的意义特征,从其得声的字也多具有“高”义.段玉裁多次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凡从......
目前,汉语词汇核心义是词汇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对以核心义为统摄的引申义问题进行讨论,将 《说文......
多义词的恰当对应翻译选择是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一个词语在母语里仅一种表述,而在翻译语言里却有复杂多样的说法,分布于各个领域之......
核心义是隐含在词义背后高度抽象概括的意义,可以统摄一个词义系统中的多数义项。"容"是从古至今使用频率极高的常用词,通过对其词......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声符不仅标记汉字的读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探求语源的重......
核心义源于造字之义,是造字义特征的抽象化。核心义贯穿和统摄多义词的大多数义项,因而核心义研究和词义演变研究紧密关联。根据造......
核心义是贯穿和统摄词义的一种抽象意义。核心义分析为词汇语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各类词汇学、语义学的研究都需要核心义的支撑。......
多义虚词教学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分义项按顺序)与词义建构结果的立体语义网络之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词语的多义性是词语相关意......
王云路、王诚的新作《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以汉语词汇核心义为研究对象,充分借鉴传统的语言学成果,通过语言事实说话,旨在探讨汉......
《山谷词》是北宋词人黄庭坚的词集,共收词206首,其词风俗中带雅、以俗为雅,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学术......
“屮”部字在《说文解字》540个部首中居第十一位,其下分属汉字只有7个,见微知著,从中看出《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许慎对核心义......
多义词的词义尤其是比喻义的学习一直以来是外语学习中的难题,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研究。Bensoussan&Laufer(1984)发现,在阅读中,学......
同源词属于同一词族,意义相通,一般具有相同的核心义。核心义贯穿源词词义派生和引申的整个过程,统摄了源词的大部分义项,并传递给......
从"童"的字形入手,全面梳理其读音和意义,认为:"童"在字形上,甲骨文像一刑具刺目之形,本义为僮仆;在读音上,共有九种不同的读音;在......
2006年王云路先生发表《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一文,提出汉语词汇核心义的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不......
期刊
词的核心义研究是当代词汇语义学的重要内容。《说文》同训词核心义具有统摄古今词汇语义演变和词语组合的作用,通过对同训词训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赘”“质”二词都有“抵押”义,但从核心义角度分析,“质”的核心义为“相当”,“赘”的核心义是“多余”,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意......
《清真词》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词集,他的词富艳精工,语言清丽典雅,极具个人特色。周邦彦在词坛前承北宋词,后启南宋词,他继承了晏......
安东尼.阿皮亚提出的深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时最好给文本加上大量的注释,但是这种翻译方式在诗歌翻译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试图......
在分析有关字、词典及文章中有关副词“就”的义项划分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文章用所提出的核心义“较快衔接”、“限制”同《现代汉......
汉语专用动量词是一个相对封闭、能产性较弱的词类,但是留学生使用时仍存在着许多偏误,本文以汉语的九个专用动量词“次、遍、回、......
词义演变研究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极具重要性,是在对大量词义演变的具体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类、比较、分析以发现词义变化的总体趋势......
现代汉语中“就”有动词、介词、连词、副词。针对副词“就”的义项划分问题历来有争议的现象,本文试图寻找副词“就”的核心义,进......
通过实验研究,本文调查了在提供多义词的核心义与非核心义的情况下,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多义词的其他意义的猜测情况,实验结果表......
《说文解字注》是我国训诂学领域的鸿篇巨制。面对纷繁复杂的词义联系,段玉裁的处理办法之一就是使用汉语词汇核心义将从表面不容......
在分析前人关于“就”的义项的“合”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通过研究总结出“就”的三个句式:1.(X1)+就+X2+(了2),“就”取“较快衔接”义,“......
<正>一、"钱理群鲁迅"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作的多篇自述中,钱理群反复追忆了自己学术生涯的起点:"1962年第一个早晨,我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