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君心之非相关论文
陆贽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他博古通今,明于治乱,具有远见卓识。北宋苏轼称赞他“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
摘 要:孟子提出的“格君心之非”是儒臣以文化权力制约皇权的政治原则,宋代经筵制度的确立为儒臣将此原则付诸政治实践提供了制度上......
我们现在所说的“廉政”,一般解释是“廉”即廉洁,“政”即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务活动,廉政即“廉洁的政治”,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
书院历史悠久,真正的兴起在南宋时,而南宋书院的发达又始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朱熹一生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兴办书院上面,朱......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的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稳......
<正>引言"人格"一词,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为多种学科所广泛引用的术语。最早来自拉丁文"面具"一词。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着......
<正> 政治伦理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调节、调整人们的政治行为及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线索很长,......
【正】“君为臣纲”乃是儒家“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这是汉儒提出而为当时及其后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