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波相关论文
浊流作为含有颗粒物的特殊重力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关于带坡道转换的浊流流动及沉积实验研究并不多,而海底大陆坡至深海盆地......
荔湾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最南部的一个超深水凹陷,其结构特点、沉积过程研究是认识被动陆缘演化的重要内容.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基于......
东南极普里兹湾陆隆区发育数个近垂直陆缘的脊状沉积体,这些沉积体记录了区域冰川活动和底流变化的历史。本文主要利用多道地震资......
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深海钻探计划(DSDP)及大洋钻探项目(ODP)的成功实施,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在世界各大洋盆地中2000~4500 ......
海底上发育深水牵引流形成的各种床形单元,包括等深岩丘及大型沉积物波在内的不同床形单元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对于此类床形组合的确......
随着深海调查和研究,特别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项目(ODP)的实施,在现代深海海底发现了大型波状沉积体。多数为泥质、含粉......
浊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沉积物运输方式,而坡度又决定了浊流的驱动力的大小,对其流动与沉积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1引言对于深水的定义,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目前普遍认为水深大于300m的海域即为深水,其沉积动力机制和沉积体系与陆相和浅水......
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迁移峡谷群中典型陆坡限制型峡谷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活塞样在峡谷头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地层中揭示......
利用近年来在台湾东部海域采集的多道地震和多波速测深资料,对该海域花东海盆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超临界沉积物重力流是指在深水环境中弗洛德数大于1,沿水下斜坡向盆地中心搬运、在水力跳跃机制作用下发生超临界流与亚临界流频繁......
南海北部珠江口—台湾岛南端一线以南、东沙岛以东海区的水深变化较大,地形起伏亦较大,海底水流动力较强,沙源丰富,发育大片海底沙......
在南海东北部广泛发育沉积物波。通过高分辨率多波束数据、地震剖面以及重力柱状样,对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粒度特征、物源以及形......
浊流沉积不仅塑造了海底峡谷及海底沉积扇等重要的地形地貌,对油气储层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对浊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
自从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和神狐隆起中新统发现大型生物礁油气藏以来,人们就对珠江口盆地进行了大量的生物礁储层识别研......
蒙特利峡谷穿过陆架和陆坡,于谷口外(水深约2900m)发育了95600km^2的浊积扇。峡谷底滩地和扇面上均发育大面积的深水沉积物波底形。扇......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是沉积学研究中一个较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中国学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研究的......
利用南海北部数万公里的多道地震剖面、3.5kHz单道地震剖面、重力活塞柱状样以及精细地形地貌,发现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深水环境发育......
南海东北部马尼拉海沟发育有面积达35000km^2的、壮观的沉积物波波域。水深2600~4100m。基于波域的特征、区域分布、物质组成等,判断......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项目(0DP)的成功实施,在现代深海海底发现了一种大面积分布的大型沉积物波,这从根本上......
沉积物波是深海常见的底形,对其成因主要有等深流成因、浊流成因、滑塌成因、内波成因4种观点.分别对上述4种成因机制进行了阐述,......
利用地震剖面对沉积物波的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沉积物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识别出的沉积物波域......
台湾浅滩陆坡具有活跃的重力流机制,发育了壮观的重力流沉积体系,是研究重力流动力学作用过程的理想场所。自陆架前缘直至深海的马......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澎湖海底峡谷群具有坡度大、地貌复杂的特点......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横剖面上呈现出“U”字型和“V”字型两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