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苏区相关论文
湘鄂西苏区建成对外联系中共中央及其他苏区的秘密交通线,保障了中共中央对全国苏区革命的统一领导和各苏区之间的一致行动。同时,加......
段德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共和国历史上36位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
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群众创作的革命歌谣,在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周逸群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起以湖北洪湖地区为中心联系四......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发起成立了北方党的最初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从此踏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李瑛是中国早......
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制度文......
《红星》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1935年8月3日因红军即将进入草地而停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这......
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是革命战争年代湘鄂西苏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苏区人民舍身舍家,坚决革命的艺术写真,是苏区人民灵魂的呐喊,心灵的长......
中共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共早期革命斗争中在华南地区产生的一小块根据地。本文简要的交代了湘鄂西革命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根据地的......
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时期,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肃反”,而对我党来说教训最为惨痛的便是湘鄂西的“肃反”。1932......
在中共党内,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五人被称为“延安五老”。关于这一称呼的由来,起源于毛泽东的一次讲话。1940年......
湘鄂西苏区的土地革命和经济工作,始终注意克服"打土豪"办财政的粗放模式,追求正规化和科学化的行政方向。在以"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
水利建设是1931年湘鄂西苏区抗灾斗争中光辉的一页,苏区军民书写了在河湖港汊地区与敌人较量、绝处逢生的成功范例。面对国民党兼......
1928至1935年,由于“左”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在苏区各地疯狂展开,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地区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播着大量震撼人心的红色歌谣。这些红色歌谣是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土地革命时期,伴随着湘鄂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湘鄂西土家、苗、汉各族妇女,积极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作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文......
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既是战争硝烟催生的革命之花,也是湘鄂西地区丰厚的民间文学土壤中滋养出的民间艺术之花,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民......
<正>周逸群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活动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周逸群生前的......
段德昌是洪湖革命武装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1925年加入......
【正】 诬陷功臣是教条主义与宗派主义统治的恶果红四军遵令忍痛放弃已解放的大片赤区,返回豫皖边老根据地。张国焘派陈昌浩于九月......
苏区关税征管工作的探索实践,是苏维埃政府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创造性地建立、健全了一套具有鲜明阶级特色和时......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在湘鄂西的传播,与贺龙、周逸群、任弼时等在湘......
凡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会记得,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经领导了一场旨在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苏维埃运动......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湖北省洪湖市城区西南郊,1978年10月始建,占地面积606亩。纪念馆雄伟肃穆,主体建筑有贺龙元帅铜像、......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给段德昌烈士的亲属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段德昌成为......
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卢冬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周恩来选集》上卷中提到“卢冬生”时,卷末注释“卢冬生(一九○八—一九四五),......
<正>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2011年6月20日,由湖北省文联、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荆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监利县委、监......
<正> 建国以来,在党史、二战时期根据地史的研究中,对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归属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见诸于各种史稿、资料和研究文......
<正>193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博古,在瑞金召开的中央一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为粉碎敌人的五次"围剿"与争取独......
<正> 1901年8月17日.夏曦生于湖南益阳县。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夏曦就参加了新民学会,和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郭......
1932年至1934年,湘鄂西苏区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批判前人,而是要从中汲取......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辟的三大块红色苏区之一,也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第二方面军的诞生地。然而,上世纪30......
土地革命时期,处于白色恐怖中的苏区都大兴"肃反",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诬杀了大批忠诚党和革命的党政干部和红军将士,给党和红军造成......
<正>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把持着党中央,排挤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实行了完全错误的军事路线,使得红军作......
<正>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洪湖市素以名胜众多、民风淳朴、资源丰饶、特产众多而著称于世。一曲"洪湖水",更使得洪......
<正>词苑芳枝灿薛笺,周南风雨忆华年。奇勋上海安危局,铁槛秦城咒逝川魂系黎元心不悔,身经磨难志弥坚。幽兰历尽冰霜后,百度花开夕......
<正>千湖之省,洪湖独秀。一曲洪湖水,让这个地处湖北省中南部的"鱼米之乡"天下遍知。万顷碧波接云奔,莲海荷香竞风情,革命风云浸水......
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不仅折射着时代风云,更凝铸了不朽的红军精神,这种红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建立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湘鄂西苏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各种拥红活动,要求部队制定严格纪律,确保人民利益不受损害;组织红军......
瞿家湾革命旧址是研究湘鄂西武装割据的战略后方和总策源地湘鄂边苏区的代表性遗存,是研究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
编辑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贺锦斋、柳直荀、崔琪、许光达等为代表......
在土地革命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5年间,以贺龙、周逸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到湘鄂边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