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体相关论文
微体古生物家族的新成员 微体古生物家族的新成员——植物硅酸体,简称植硅体,是指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吸收了......
考古证今 2005年10月13日,英国《自然》杂志第437卷967页发表了中国学者们关于喇家遗址4000年前面条的发现和研究报告——《......
显微镜是医药卫生工作者使用的重要工具,经长期使用和保管不善,镜头表面会产生一种白色雾状物,造成分辨不清检查标本.一般教科书上......
利用植物硅酸体方法鉴定考古遗址中的栽培稻遗存,关键之一就是确立鉴定标准.通过对野生稻生长的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中国......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然生长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var.nana(Roxb.)Keng f.)营养体各部分及生长发育各时期叶片......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郑云飞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有稻谷的遗址累积到1970年代初止,约30处;从1973—1989这十多年中又出土了49处......
稻作起源的研究在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农业考古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米与初步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陈报章贾湖遗址是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位于中原大地河南......
水稻硅酸体的鉴定及在稻作起源与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摘要)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陈报章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以前,在我国的......
大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稻(O.sativaL.)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稻种演变初探浙江农业大学郑云飞日本宫崎大学藤原宏志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浙江省博物......
广福村遗址地处江苏省最南端的吴江市西南,与浙江省接壤的桃源镇以西的广福村,正好处于向浙江省的南伸地带。遗址北边离太湖仅20公里......
<正> 1993年及199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城头山遗址时出土了大量大溪文化时期的碳化水稻米。同时笔者也对该遗址大溪——......
【正】 在农史学研究中,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疑难问题。比如对古代所谓的五谷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虽然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五谷大多......
为了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稻作起源问题 ,对距今 70 0 0~ 80 0 0年前的浙江省杭州市近郊新发现的跨湖桥遗址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和......
1987—1988年,苏州博物馆在江苏省吴江县梅埝乡龙南村发掘一处古人类居住遗址。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制作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
<舞阳贾湖>是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聚落文化遗址发掘研究的报告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由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发行.......
对距今约 70 0 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 4个文化层出土的 1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 ,结果从来自第 2、3、4等 3个文化层的 5块......
为了探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的亚种属性,对浙江省的罗家角、马家水、邱城、南河、喇叭、水田贩和江苏省的龙南、徐家湾等遗址出土......
19世纪,在对灭绝动物的骨骼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遗骸及人工制品也进行了调查,这标志着地质学与考古学结合的开始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