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派相关论文
民国初年,北洋系、立宪派、革命党构成一幅宏大的政治版图,北洋系与革命党势同水火,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精神领袖的立宪派左右摇摆,起......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空观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24-07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
关键词:部编初中教材,辛亥革命,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10-05 部编初高中历史教......
[关键词]新政,预备立宪,教学简单化,概念化,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29-03 ......
[关键词]孙中山,让位,思想根源,袁世凯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101-03 关于孙中山民......
辛卯清明,珞珈山麓,樱花与书香并芳。由著名史学家冯天瑜主创,学者张笃勤协助的《辛亥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巨著,于冯......
83岁的张朋园先生退休已13年,但每天仍去自己的办公室工作7-8小时。这次他与黄克武先生本是来参加“第五届张謇国际研讨会”的,没成......
(一) 1911年10月30日,武昌起义20天后,清廷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做出大幅度让步、妥协,企望渐成燎原之势的“乱事”能因此迅速平息。......
谁是宋案的主使者? 南都周刊:在国民党第一次大选大获全胜,传言宋教仁行将出任总理之际,宋遭不测身死。他的死也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到......
着郭廷以、张玉法、张朋园等台湾历史学家的著述成系统地引进大陆,“中研院近史所”(全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了大陆读者视......
荣智慧主笔 贾宝玉以功名为耻,这是200多年来绝大多数读者的共识。最近视频网站里的电视剧《红楼梦》有个“弹幕”大为流行,打破......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海门。在今人眼中他是南通王,是近代重要的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开创了大生集团,起草过清帝......
武昌革命新军几位基层小兵仓皇中的几枪,像大清王朝慌乱无章的丧礼上无序的炮仗,响彻长空的枪炮,吓跑了没胆作祟的僵尸,皇帝逊位、共和......
张謇作为立宪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由最初的维护君主立宪发展到拥护民主共和,最后又倒向袁世......
长期以来,地方督抚与谘议局的矛盾颇受学界关注,但研究者较少注意到议员内部矛盾对谘议局运作的影响.浙江谘议局议员因观念差异和......
辛亥革命本身是复杂的,不仅有真正的革命党人为救国而革命,也有会党进行革命,还有原来的立宪派看看形式摇身一变变成革命党人,更有......
1908年,全国“请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外省部分封疆大吏也具奏附和。清廷在立宪派的鼓噪声中,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社会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而,真理是有条件的,当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为人民服务的角色......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走向高涨的同时,资产阶级立宪派也在为争取中国采取君主立宪政体而奔走呼号,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立宪......
在中国近代史上,百年前的1905年是个重要时刻。在这一年,立宪派、革命派和清王朝这三种政治力量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的彼此角力更为......
三权分立后,民国何以变成党国?未来的中国往何处去?该怎么走?清王朝的终结,中华民国的成立,不仅终结了一个朝代,而且终结了自秦以来延续两......
中国科学社最初依靠革命的报刊网络来出版发行《科学》杂志,归国后则借助江浙地方实力派、立宪派的资助建立图书馆和生物研究所。1......
清朝末年,在中国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宪政成为各派有识之士的共同的制度选择与设计,所不同的是立宪派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度代替中......
近代西方各国共和体制的建立,一般经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如美国:一种是采取自上而下......
本文通过对立宪派与清廷之间矛盾演变过程的动态考察 ,认为立宪派对清廷经历了一个支持、失望到背弃的演变过程。由于双方在权力再......
辛亥革命前后, 湖南形成了一个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立宪派。他们积极活动, 反对封建专制政治, 思想上与时俱进, 由主张君主立宪......
清末民初国人的非政党思潮主要表现在: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政党多有诟詈;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集团仇视政党;政治文化保守主义者一......
<正>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次大爆发。其间,以首席军机大臣庆王奕劻和直隶总督袁世凯为......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了遣使出洋考察政治的谕旨,是举为清政府谋求政体改革的第一个步骤,高度契合了国内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他......
在晚清时期, 国家整合能力衰弱, 社会极度分裂.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清廷开始实施新政和立宪.一部良好的宪法能推动国家整合和社会......
武昌起义发生之初,在江苏省会苏州,巡抚程德全,清末状元、实业家、立宪派首领张窘向清廷递上奏疏,要求“解除亲贵内阁”、“下诏罪己”......
辛亥革命期间,东三省的封建旧官僚要求“保皇独立”,围绕这一问题立宪派、旧官僚、革命党人以及宗社党等各种政治力量展开了大角逐。......
张謇是清末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的领袖.武昌起义后约一个月,其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坚持立宪到转向共和.张謇的这一......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但是这一改革却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灭亡。本文试图从清政府的角度探讨清末......
【正】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中国第一届国会。这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进行的唯一一次认真的尝试。无论其如何失败,......
晚清时期出现的三次思想分化,是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在不同阶 段和不同层面的展开:第一次思想分化时逢洋务运动,其论战的实质是“要不......
五大臣政治考察团在归国后,载泽、端方、戴鸿慈等大臣分别受到慈禧太后召见,他们对于宪政的看法也影响了清廷高层,并引起了教育与......
章太炎与梁启超元青章太炎与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们由于以自己的奋斗追求开辟了中国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
清末宪政为什么没有成功?这是法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建国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仅限于政治层面的探讨,没有涉及具体的制......
中国民主社会党发源于清末之立宪派。民国初期国会时代的进步党、研究系,均与该党主要成员有密切关系。1930年为“再生社”。九一......
1898年12月23日,晚清立宪派的第一份宣传立宪的刊物《清议报》创办于日本横滨,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从第一期起,就开始连载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