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相关论文
明末清初,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兴起与新出土资料的发现,草书从消弱颓靡之态转向新的面貌,受汉晋简牍、敦煌写经的影响,草书取得重大的......
王世镗(1868-1933)是清末民初期间重要的书法家,更是章草书家中的佼佼者。笔者发现,在学界对王世镗的研究中,其书法艺术尚未引起人们......
关于章草的出现与发展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整理章草文献过程中,发现章草的出现与发展在两汉至魏晋时期极具变化。尤其在汉末至西......
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一带出土的汉简和西北地区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基本完成了两汉简牍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的时间连接。我们发现五......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自号南宫生,长洲(现江苏省苏州市)人,家富,少时好学剑走马,志气高远,长得身材魁梧,一身侠气。元末乱世,各地民众揭竿......
奇古书法 张伯驹第一次见到陆机 《平复帖》 是在1935年北平举办的湖北赈灾书画义展上。 多年后,他在 《春游琐谈》 中回忆当......
杨维桢画像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東维子、铁笛道人等,浙江诸暨人。少年时因其父促其用功,在铁崖山筑楼,聚书数万卷,杨维桢于楼......
来自紫禁城的珍宝 小 方 为庆贺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于春节前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故宫博物......
【关键词】汉末;草书热;章草;今草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9-0051-02 草书在东汉中......
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后取“适吾所适”之意,改名二适,字适父,曾署瘖盦、舒凫、麻铁道人、高亭主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形神兼备,情韵合一,是一个书法家不懈的追......
永平君毕业于原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三十多年里,出于对书法艺术的钟爱......
进入苏州虎丘风景区,迎面便是千人石。千人石北面是座人工堆垒成的山丘,与虎丘山连成一片,是观虎丘的好去处。右侧几步远有个“别有洞......
张芝(约112—192),中国东汉书法家,又名奂子,字伯英,号张有道。 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个县中的一个(今甘肃......
第一次读郭新民的作品,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一幅墨竹图。令我惊异的是,面对他的那幅墨竹,居然会有“北风振漠”、“惊沙入面”的感觉—......
荆歌的书法在国内文学圈有一号。他的章草小字,秀外慧中,步步为营,既有禅意,又富才情,让你不得不喜欢。看他现场写字,也是一种享受。有人......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璀璨焕然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相继发展走向成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坛巨擘,无......
收藏是一种缘,收藏到大师遗留的东西则是良缘。笔者一直想收藏一通沈从文的手札,不仅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的章草在中国现代书坛占有重......
程茂全出生于书画世家,从小受父兄的熏染研习书法艺术,后师承章草名家郑诵先老先生学习书法,此后还得到过启功、肖劳等老艺术家的教益......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策划制作、海军书法家陈联合主讲书写的《硬笔书法--学写三字经》教学光盘及《章草三字经》书帖近期......
汉朝是中国文字的隶变时期,从小篆的一笔画变为隶书的四个主要笔画.隶书正体化的过程,在东汉时期留下了星汉灿烂的名碑刻石,也成为......
点击理由 在创作中,胡崇炜去掉了早期章草中那种雁尾的用笔,而更多的是今草风格,有时掺杂着狂草的笔法……艺术的生命在于自然,艺术......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员,如何在这个时代,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反思,做一个深入探索,然后让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真......
张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探讨对张芝书法艺术特色以及对现代的影响与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的一万多块汉画像石上,有文字者约有二百五十多件(处),其中篆书约二十余件。其余为隶书。在这些隶书中......
轰轰烈烈的“兰亭论辩”让我们认识了高二适先生,他以深厚的学识、高妙的书艺、坚毅的性格征服了世人。高二适先生一生致力于书法......
孙过庭的《书谱》是初唐最重要的书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
师宗古法是肖军先生书法的主要特点。品读肖军先生的书法墨迹,有一种绵邈悠远的感觉,其字里行间显现着帛书、汉简、章草以及汉、晋......
1、丁洪源先生的篆书《苏轼西湖绝句》有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写的意味特别浓。这是今人特别是老年人写篆书难以达到的效果。今天看......
本文从俄藏敦煌文献《月仪帖》五件墨迹残片着手研究,判断写本年代为唐代。因为此种《月仪帖》墨迹残本与碑帖所收索靖章草代表作......
【正】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见到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唐拓十七帖》,由于我对“唐拓”二字感到希奇,又有所怀疑,因而对这部帖进......
我和书法家张宝凤兄在“淮海雅集”第一回时相识,记得在雅集午餐时我们同席,他坐首席。其时他端然而坐,谈笑风生且语露机锋。其人既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