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万钟相关论文
这学期学校实践课的内容是以班级为单位参观颐和园,老师嘱咐我们要观察颐和园里的一切,好好感受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叫清漪园,是乾......
清朝自康熙开列园居之习尚,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都曾成为处理国家军政要事的中枢之地,其周围的地区也就很自然地赏赐给王公贵族......
2011年8月13日至12月30日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老学寄兴:马季明教授珍藏书画拓本”展览,展品中的一张拓片,引起了笔者的......
《二园集》是明代刊刻的一部书籍,收录了北京官僚文人于正统二年(1437年)和弘治十二年(1499年)分别在杏园和竹园中举行雅集时所留......
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现代,而每一次短暂的现代都将成为历史。实现历史与现代之间的继承和传递,这就是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
本文以晚明名士米万钟订造的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窑址调查、园林遗迹、书画史料等,解读米氏订造瓷的工艺特征、设计理念,追溯其订......
南京新出土李慕塘元配夫人刘氏墓志,内容涉及元末江西丰城人李明道和明初丰城侯李彬.本文从史料记载出发,对墓志所载李明道和李彬......
<正>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游颐和园时,对乐寿堂前被称为"败家石"的"青芝岫"记忆颇深。当导游讲到明代书画家米万钟如何在京郊良......
晚明文人米万钟收藏有大量奇石,在他的藏品中有一块名为"非非石"的灵璧石,曾经闻名一时。此石今日已不可得见,但却有一幅吴彬的《十......
<正>有明一代,行草书最为盛行。早期倡导宋、元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趣为宗......
"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1]张瑞图与......
在对明代长椿寺金多宝佛塔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并参考与其有关的史料 ,对金多宝佛塔的造型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
陈洪绶所画《雅集图卷》,纸本,水墨,29.8×298.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图中画八位文人及一位僧侣散坐于庭院当众,画面中部有观世音一......
<正>明代中期,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也因人文荟萃而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正> 从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差异视角看,在西方国家,不具生命的顽石是无法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的,而在东方的中华民族,石头却是一种文......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后迁顺天。......
<正>灵璧石的开采和使用灵壁石为中厚层状灰岩,黑色泥晶结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硬度在4至7之间。灵璧石矿床形成于震旦纪......
吴彬以画石的方式来画山,因过分凸显细节特征而导致画面空间感缺失。在大幅山水画中,他为保持整体的空间感,刻意增加山石层次,特别......
<正>明代后期,蓝瑛的山水画即已显现山石古木奇异的形迹。后来经过他的学生陈洪绶的变法,这种奇古怪异的形迹演变成了一种奇诞的山......
<正>米万钟是明末著名书法家,与邢侗、张瑞图、董其昌合称为"四大书家",又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米"。他的生平事迹,《明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