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赞相关论文
当年蒲立德在跋他祖父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一书时说:“其事多涉于神怪;其体仿历代志传;其论赞或触时感事,而以劝以惩;其文往......
清廷仿前朝易代修史之传统纂修《明史》。学界目前关于《明史》纂修过程、清前期诸帝与修史的关系、修史人员的建议与成果、史稿之......
光绪年间《红楼梦》汇评本中,除王希廉、姚燮、张新之三家树起评点派大纛外,涂瀛、诸联也以评和论赞的形式影响着当时的红学界。......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特别是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主张有局限的法律平等及宣扬慎刑、宽刑等内容,当前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借......
摘 要:班固的《汉书》与皇甫谧的《高士传》,一个是纪传体史书,一个是隐逸传记文学作品。然而,班固与皇甫谧所处时代不同,个人思想不同,......
太史公是司马迁对父亲司马谈的称呼,是其职务加父称,不是官职名,也不是尊称.冠有“太史公日”的108篇评赞中,部分“太史公日”的论......
笔者曾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剧论”课程,既毕,略有余兴,乃撮举所论各书之要义,各系之以七言绝句一首,其初意亦不过润滑思惟......
《汉书》论赞中体现的是杂糅谶纬、强调忠顺的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树正统和饰主阙以及自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同时......
元代史官编纂的《辽史》、《金史》、《宋史》虽然是断代史,却也在一些论赞中运用了《史记》开创的"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方法。可贵的......
《左传》“君子日”开中国史籍论赞传统之先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左传》论赞条条皆含褒贬,以褒贬为主要功能,其......
李攀龙的传记文书写,反映了作者清晰的立意诉求,并呈现出某些特定的体式特征。夫妇墓志的合传化处理,反映了修辞对主题的自觉配合;......
【正】 1《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写在文首的称之为序,置于文末的称之为赞,习惯统称论赞。这些论赞,就史论说,它是司马迁藉以抒......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法家思想以及法家人物的评价非常明显。他在《史记》论赞中的对法家思想、人物以及行事的评价,蕴含了自己理......
学界对《史记》论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史论角度对《史记》论赞进行研究,二是从文学创作角度对《史记》论赞进行研究......
英布是一位武将,其人其事,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班固《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均有记载与评述。元代尚仲贤依据《史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传记体在体裁上对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唐传奇,唐传奇对《史记》人物传记的......
我国传统论赞文体起源很早,后来论赞发生分流,论在形式上表现为散体文字,赞在形式上为整齐的四言句式。敦煌佛赞有的继承了我国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它不仅在史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文学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汉书......
《史记》论赞是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材料,是脍炙人口的古典散文佳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史记》论赞是在先秦......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每篇传文几乎都设有“太史公曰”。这种形式自从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刘知几《史通》称它......
《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文字,是司马迁模仿《左传》的"君子曰"而创造的一种史论形式,习惯称篇前之"太史公曰"为序;篇中为论,篇末为......
《史记》中的“论赞”,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个性;它的内容无所不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使用的语体是“议论而兼叙述”;体制短小,灵......
唐修《晋书》是翔实史著,又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选载之文的骈俪化和史臣行文的骈俪化是《晋书》骈俪性的集中体现。晋代骈文并非......
司马迁借鉴《左传》等先秦古籍中的"君子曰",在《史记》中确立了论赞体的史论形式。《史记》论赞寓断于事,以诗意化的情感叙事为出......
太史公是司马迁对父亲司马谈的称呼,是其职务加父称,不是官职名,也不是尊称。冠有"太史公曰"的108篇评赞中,部分"太史公曰"的论赞,是司......
《史记》论赞推动了唐代传奇小说议论手法的产生和发展。在议论模式方面,传奇小说的篇末议论效仿"太史公曰"的议论模式,并由此衍生出......
史传论赞的文体类型与出现位置等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偶尔为之到不规则使用、再到形成定式是其大致方向。通过梳理史传论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