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相关论文
海子生前公开发表诗歌作品的文学报刊,数量十分有限。《草原》《诗选刊(内蒙古)》《这一代》《滇池》《诗林》《十月》《山西文学》《......
当下社会,许多人开始怀念1980年代,眷念那个时代的开放、真诚、热情和创造性,诗歌界尤为明显。说到八十年代诗歌,不能不说《诗歌报》,不......
2012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柔刚诗歌奖颁奖活动中,我和南京来的梁雪波第一次见面,在晚上聚会时雪波主动谈到了陈超老师:“陈超的......
“……但是,我要永记蔷薇花。” 这是诗人杨键的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束蔷薇花。在我的心中,《诗歌报》就是一束有光有影有欢愉......
1989年冬天我以《树枝不会折断》为题的一组诗在《诗歌报》刊出时,我其实并不清楚与我同在一城的这份报纸在当代诗学版图中的特殊性......
《诗歌报》创办35周年了,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份报刊在中国新诗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它的“青年性、探索性、......
我最早在《诗歌报》发表作品是1985年1月21日,那首诗的题目是《红帆船》——这个题目标志着我那时创作上肤浅幼稚的浪漫主义倾向,但......
1986年至1989年,是大陆现代诗的蓬勃时期,各种诗歌流派纷呈。在北京就有“圆明园”诗社和“幸存者”诗社,在外地诗社更是风起云涌。安......
众所周知,昌耀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杰出的诗人,1980年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报》创办于1984年,在1980年代中后期也曾辉煌一时......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新中国喜迎70周年华诞,《诗歌报》以及延续她的《诗歌月刊》也迎来了创刊35周年的高光时刻。作为她忠实的读者和作......
1986年10月,《诗歌报》携手《深圳青年报》,大面积地推出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如同疯狂燃烧的星体,在风烟滚滚的中国大陆......
说起《诗歌报》,我唯有感谢和怀念。从20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我已在诗歌路上走了三四十年,说起和国内联系最多、也最“深刻”的诗歌......
我是一个煤矿井下工人,下井30多年了。写作的时间更长些,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年长的文学爱好者都知道,八十年代是文学的......
1980年代中期创办的《诗歌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曾经掀起的诗歌热潮,恐怕是新诗历史上少有的现象。当年《深圳青年报》同《诗歌报......
我是1992年2月春节过后,得益于时任《诗歌报月刊》主编的蒋维扬先生的信任与操持,由安徽马鞍山市第五中学被借用到该刊任编辑(之前二......
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就是一个诗歌新纪元的开端。1982年考入人文鼎盛的河南大学后,我开始接触到朦胧诗,从北岛、顾城、舒婷,到后来老木......
听说《诗歌报》创刊三十五周年,我有当头一棒感觉,原来我的三十五年也就这么擦着《诗歌报》过去,无声无息。 我是看着《诗歌报》创......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一直在乡下教书。最大的爱好和最多的乐趣就是写诗。 到了1980年代,有一张对开报纸,虽然它远在天边,却又宛......
一本刊物的形象,大约由操办者(含提供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在共有的文化场域中相互挑逗而成。中国的诗歌刊物中,创刊于1984年的《诗歌报》......
回首过去,我感恩诗歌,它照亮我灵魂的方向,让我历经岁月的风刀霜剑后,依旧葆有一份最初的纯真,我依旧是我,依旧是一粒沙子,微小、平贱、粗......
时光朝前奔,从不顾忌人的感受,如梭岁月里,一不留神就成了半百老头。读书之余得闲之时,喜欢写些零碎文字。当靠在沙发上来个舒适的葛优......
1980年代,是中国诗歌报刊风起云涌、精彩纷呈、创造辉煌的黄金时代。从1980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全国各地创办出版了大量各具特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