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相关论文
本文建立货币-产出的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季度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量和实......
"凯恩斯革命"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货币中性"与"两分法"观念进行了突破,这一突破使得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中的利率具有充分伸缩性,而......
近年来对货币中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取得有效的突破,大部分学者同意货币与产出是相关的,至于两者的......
本文首先对前人在货币中性非中性问题上的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整理和论述。在文献综述之后,作者试图借用模型及图形从理论上来分析货......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是现代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
本文将主要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货币与产出的相互因果关系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货币因素:如果货币是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摘 要:本文利用1990-2010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系统考察了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动态......
本文主要是从国内、国外,并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货币是否中性的基本观点,以及在该观点的支持下,各界学者对不同国家和不......
对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的研究,可用来检验货币政策的效应及货币是否中性。而研究经济变量关系的前提必须要明确各变量的真实数据生成......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
本文对中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在中国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因此,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实现中国经济......
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只有衡量商品价值与媒介交易的职能,没有储藏职能。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值,对就业与......
【摘要】新凯恩斯主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应对各种自由主义学派对凯恩斯主义抨击而出现的一个学派,本文对新凯恩斯主义有关货币中......
一、有关金融与经济的理论争论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
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是否中性,即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争论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但更多的经济学家持......
通过运用动态相关系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检......
当前经济复苏动力显露端倪,经济增长大概率处在从衰退向复苏转变的阶段,或者已经在弱复苏的进程中。 货币中性、信用宽松和财政扩......
本文利用1979--2011年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GM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GRGDP)、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CPI)等时序数据,基于协整理论、......
总供求态势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上位前提,在历史进程中总供求态势是变化的,而在货币中性学说的既有研究文献中大多缺乏对这一历史条件......
新奥地利学派的奠基者哈耶克的一些思想对今天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在哈耶克思想早......
本文分别采用1952—2006年度和1990—2006季度的货币、产出和价格数据对中国在样本期内的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计量分析。检验......
为了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物价和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者之间存在联动机制,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
通过对我国2000—2005年内的季度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只能够影响到随后一段时期内的货币中性程度,并且影......
货币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金融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目前出现的“钱荒”背景是实际货币严重超......
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及面板平滑机制转移模型等计量工具,以G20成员国1992—2012年经济金融年度数据建立模型,对货币政策控制变量狭义......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西方经济学对货币发行量与GDP的关系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也十分激烈,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
理性预期理论是最近二十几年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理性预期革命是......
垄断竞争和价格的刚性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两大基础。垄断竞争造成了经济中的无效率;而价格调整的刚性则被认为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
本文首先对前人在货币中性非中性问题上的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整理和论述。理论分析方面,从前古典货币理论到古典货币理论,再到货币......
本文从货币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货币中性问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货币经济运行的特点将中国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纸币制度,分别探......
本文选取1991-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8年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货币供应量和短期利率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动......
经济思想决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作为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之一———货币数量论,自其诞......
长期中性理论认为,名义量的永久性变化在长期中没有实际效应;理性预期学派甚至宣称,即使在短期名义量也不能影响实际量。国外关于......
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中思想最为活跃的领域,一直闪烁着经济学家的智慧火花。但在梳理了相关理论后,发现货币理论对货币与信用关系的......
本文以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季度时点数据,以及经季节调整、并利用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全面剔除价格影响的实际季度GDP......
本文强调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两个概念都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前者指明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不在货币而在技术与制度 ,后者则为......
随着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呈现出非中性的特点,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运用14个OE......
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结合费舍尔的经济结构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货币冲击识别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交易过程中自然演化出交易媒介,货币就是一种社会隐性契约。信贷是一种显性契约。文章提出跨期融资功能区分了货币契约与信贷契约。......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0、M1和M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效力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之一,该理论基于货币非中性理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力进行了深......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