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萝蕤相关论文
近日有机会到浙江上虞,问起陈梦家(1911-1966),大家不太了然。从诗人到学者,一个值得崇敬的人,惜今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记得王世襄在世......
今春,湖州市博物馆入藏23件明清古典家具。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专家称,像这样出自名家收藏、传承有绪的文物实属罕见,堪称省内博......
<正>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大诗人艾略特(T.S.Eliot,1888—1965)的诗歌与诗论经由赵萝蕤、叶公超、温源宁、卞之琳、曹葆华等学者......
从翻译的角度研究惠特曼,诸如探讨不同语境下的译者如何解读他的诗作,考察他的诗作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晚近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沈从文便既酸且辣地指出:“……北京的燕京学校,便是造就洋翰林太太的地方。”燕京才女嫁人锁定海归派在当时是不......
文章通过对赵萝蕤《草叶集》译本的细读和文本分析,探讨其作为知名翻译家、教授对待翻译的态度、标准和方法。她的态度是严谨且坚......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描写性译学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新型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应运而生。译者风格就是语料库翻译学的......
赵萝蕤是我国译坛举足轻重的女翻译家之一,在《荒原》《草叶集》等汉译本中,她对诗歌翻译的艺术与翻译策略可略见一二.赵先生翻译......
赵萝蕤先生对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在国内的译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国内的文化语境“小气候”、国际的“......
赵萝蕤先生曾经说,直译法是她从事文学翻译的唯一方法,其理论根据是形式与内容相互统一的原则。虽然内容最终决定形式,但是形式也是内......
艾略特诗歌创作艺术“最触目的便是他的用典”。叶公超先生认为艾略特的诗歌用典与“中国宋人夺胎换骨之说颇有相似之点”,然而赵......
《荒原》是艾略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全诗一共434行,其间涉及英、德、希腊、拉丁等7种语言,宗教典故,神话传说以及各种经典作品......
曾是芝加哥大学百年十大校友之一的赵萝蕤,在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领域做出过杰出的学术贡献。秀外慧中的她年轻时一直成绩优异,多次......
赵萝蕤先生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经典《荒原》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赵先生对《荒原》的译介与研究,辨......
期刊
翻译家赵萝蕤诗歌翻译的艺术特色历来是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赵萝蕤与楚图南对《草叶集》中"船"的译文对比研究来看,赵氏翻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