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链霉菌相关论文
目的利用pIJ790,pIJ773和pUC19等基本质粒,构建金色链霉菌基因打靶筛选体系所需质粒pIJ792。方法以质粒pIJ790为模板,将PCR扩增的c......
目的:四环类抗生素最早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一种很好的快速抑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和细菌30S核糖体的末端结合,从而阻止肽链延......
研究发现蛋白CtcH和CtcJ在去甲金霉素(demethylchlortetracycline,简称6-DCT)高产菌株和出发株中的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经过氨基酸......
本文对一株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 No.EU841581以及蜂巢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多种色谱方法,配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共分离......
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基于96孔板高通量筛选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获得一株金色链霉菌突变株A6-6-9,其去甲金霉......
分别用质粒pJJ699 与 pUC19(vhb),pIJ702与pBR322(vhb),构建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1m3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
期刊
应用元素衡算和代谢衡算方法,建立了金色链霉菌培养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估算,第一次得到......
在50L发酵罐中金霉素发酵适宜的接种量为14.0%、种龄为20~21h(种子效价为200μg/ml左右).3种不同的酵母粉中,2号酵母粉对金霉素发酵......
通过搭载返回式卫星,金霉素生产菌——金色链霉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生产能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摇瓶发酵,搭载菌株产索能力提高了12.9%.在5......
为检测ctcK基因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金色链霉菌J13(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J13)上构建ctcK基因缺失工程菌SK12(ΔctcK),并分......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出253个内生放线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拮抗作用强而且性能稳定的菌株NO.3......
本文对一株具有高效广谱的链霉菌R15进行了种的鉴定、拮抗活性测定以及抗菌作用的研究.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
以淀粉为主要碳源的金色链霉菌发酵过程中, 研究了细胞分泌的淀粉酶的淀粉降解产物. 二糖是淀粉酶的主要产物. 发酵过程中, 胞外淀......
金色链霉菌摇瓶培养适宜的接种量为3.2%、接种时间为25h、温度在28℃左右。4g/L的硫酸铵和0.043g/L无机磷有利于产物金霉素(CTC)合成。......
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金色链霉菌生产发酵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金色链霉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优化配方筛选出3种发酵增......
本课题对金色链霉菌进行四种处理:自然分离、紫外诱变、EMS诱变、菌种驯化。其中自然分离得到的CM-23菌株效价达到2730u/m L,提高了......
<正> 导言自从Duggar(1948)发现金霉素、Finlay等(1950)发现土霉素以及Minieri等(1954)生物合成四环素后,四环素类抗生素生物合成......
目的:建立金色链霉菌基因敲除体系,敲除金色链霉菌J13中的ctcF基因,研究工程菌的代谢变化。方法:采用基因置换和框内缺失技术,对ct......
以金色链霉菌J1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金霉素C6甲基化酶基因ctcF上下游序列作为两端同源交换臂,在两臂之间添加抗性筛选标记neo基......
采用紫外线对四环素生产菌金色链霉菌 4- 2 8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 ,选育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 H32 - 37。该菌在形态上与出发菌株......
<正> 一、前言国内生产四环素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大都采用生产金霉素的金色链霉菌在加入氯的抑制剂或竞争剂的情况下使之生物合成四......
金霉素是由金色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四环类抗生素 ,其产生菌经紫外线、氯化锂和金霉素抗性实验等手段获得高产菌株M 14 2 ,并在 6 0m......
本文对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工业生产菌株3-119-3、H-CTC-5和5.11-3在进行产抗性能比较的基础上,选定5.11-3为出发研究菌......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金色链霉菌发酵产金霉素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影响金色链霉菌发酵产生金霉......
<正> 抗生素类化合物并不属于同一类群,从化学观点来看,它们彼此有很大差异,到目前为止,从得到的资料也很难建立一个普遍的假说来......
对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发酵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浓度12%、甘氨酸浓度0.5%、酶解条件采用菌龄为48 h的菌丝......
研究了以碳源为限制性底物时金色链霉菌连续培养特性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的比生长速率与限制性底物......
<正> 有许多文献报道,培养基中的无机磷含量是金色链霉菌由生长期转入抗菌素生物合成期的关键性因素。大家也知道,培养基中过量磷......
<正> 四环素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抗菌素品种之一,经常了解国外的发展动态对国内的生产和临床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从生产角度出发......
建立简化的金色链霉菌代谢网络模型,根据其在复合培养基上的代谢特性,用优化手段求解细胞内碳代谢网络流量.根据不同时期金色链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