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窖藏相关论文
分布于湖北东北部的毛家咀类遗存,以毛家咀木构建筑遗迹和新屋塆青铜器窖藏为代表,以往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其时代相当于西周早期,本......
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有的放矢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宝鸡市周原博物馆.rn商尊:通高30.4厘米、口短径23.6厘米,重5.85......
近来,眉县杨家村出土一批西周晚期青铜器,被专家誉为近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杨家村再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因而此地更......
2006年11月8日,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6位村民在村北台地修渠时,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随即向宝鸡市文物局报告.......
<正> 1981年3月,浙江省萧山县所前公社杜家大队社员开山时,在小东山西坡离地面60厘米深处发现一件西周青铜甬钟(图一)。钟通高41.......
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其中(?)二年(?)鼎、(?)三年连鼎铭文对研究西周晚期册命制度、列鼎制度等......
新安海底沉船的发现,距今已经整整四十年,关于沉船的性质以及沉船遗物的研究和讨论。也一直持续到今天,然而仍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相......
《周原——庄白西周青铜器窖藏考古发掘报告》由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编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正文约24......
<正> 先后跨入青铜时代的各个文明古国,在不同的生活土壤上,各自创造了自己的青铜文化。由于自然资源开发的迟早与生活条件不同,西......
1994年2月下旬,湖北宜昌县土城乡三岔口村村民在责任田内发现一组青铜器物。3月上旬,宜昌博物馆闻讯后,迅速派卢德佩、杨华同志前......
【正】 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当时湖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如何,长期以来朦胧不清,因为既少文献记载,又乏考古资......
【正】 陕西周原地区自汉以来一直是西周青铜器出土的重要地点。继1975年岐山京当公社贺家大队董家村卫鼎、卫盉、(亻朕)(匚也)等......
【正】 商代的方国遗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人的,如黄陂盘龙成遗址,另一类是外族的,如江南的马桥文化。在北及幽燕、南达赣鄱、......
西周王盂考──兼论■京地望罗西章(周原博物馆研究员)1994年12月17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刘家组又出土了一件重要的西周王器──王盂。它是继......
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曹定云我们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作为古文字中的“夏”,我们不可不求,不可不察,不可不辩。自......
五郡西村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西5公里的城关镇,2006年11月,当地村民在村北台地修渠时,发现一青铜器窖藏,共出土鼎、簋、尊、甬钟......
<正> 近年来,在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故雍城近郊及县境内出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青铜生产工具,对于研究秦国生产力发展情况及其......
<正> 杨家村位于眉县县城西北约4公里的马家镇东北,渭河北岸二级台塬上,东为李家村(杨家村的一个自然村),西为马家村,北靠"北原",......
1996年2月6日,郑州市中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郑州南顺城街西侧的民族食街1号楼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商代青铜器窖藏坑。民族食街1号楼位于......
<正> 分期以及绝对年代的判定,是青铜器研究的先决工作。郭沫若同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首先系统整理了西周金文,以二百五十器分......
<正>今年年初,李学勤先生离开了我们。但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觉得,也不相信李先生真的离开了我们,总好像随时有可能接到他的电话,听......
1996年,在彭州市发现一处窖藏。窖藏内出土器物70余件,包括瓷器1件、石砚2件,其余的均为铜器。铜器又分为佛教造像和生活用具两大......
<正>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皖南商周青铜器》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皖南商周青铜......
<正> 1976年12月15日,陕西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白家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发现了青铜器。他们保护好现场,并向上级作了报告。周原考......
<正> 杨家村位于眉县县城西北约4公里的马家镇东北,渭河北岸二级台源上,东为李家村(杨家村的一个自然村),西为马家村,北靠“北塬”......
<正> 1979年1月,陕西省凤翔县米杆桥公社西河大队三队(车家门前村)农民在该队村东田间劳动时,于地表下50厘米深处,挖出一堆青铜器......
<正> 近年来火锅已成为饮食文化的当红花旦,无论是朋友聚餐、会议宴请还是婚庆喜宴,都有火锅的身影,真是"火"遍了中同,"火"到了东......
<正>2013年12月驹泽大学举行了以"中华文明的成立与变化"为主题的日本中国考古学大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的研究者,向大会通报新......
【正】 50年代,在古文字学研究领域接连出现了两篇新颖的文章:《战国器物标年》(《历史学习》1956年2期)和《战国题铭概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