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特征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提出"钥匙"模型,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的特点找出来当榫头,依据这些发展和利用特点对症下药的提出规划策略当卯眼来快速弥补城市规划中的可再生能源规划空白.结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点和利用的四个维度,找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点.从规划战略、土地和空间利用、城市建设控制和城市管理四方面再提出相应的策略来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最后以田东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城市规划策略.
其他文献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建筑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围护结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和屋面节能.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获得评价标识认证的33个绿色公共建筑项目的围护结构设计以及节能效果进行调研,总结出该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外墙、窗、屋面三大构件的节能做法,供设计人员参考,并提出笔者建议来指导后期绿色建筑项目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推广,比如屋顶绿化、外窗气密性、优化通风设计、墙体自保温体
采用DeST能耗分析软件,选取上海典型气象年气候参数对一种隔热反射贴膜全年能耗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贴膜改造后的典型建筑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全年节能率为10.3%,是一种适合于上海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的节能技术,可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建筑材料的革新,人们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仿生材料因其对于生物体独到的模拟,而在绿色建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归纳了仿生材料与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联系,通过实例具体分析了仿生材料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并对仿生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仿生材料是通过研究和仿照生物体的组织结构、色彩质感、化学成分、以及生态功能,制造出的新型材料,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对于
作为资源短缺的发达国家,日本提倡节能已有很长的历史.据统计,日本的建筑能耗仅占据全社会能耗的约27%,其建筑节能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一斑.外墙作为建筑最主要的耗能部位,其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热损失,影响采暖系统的设计及室内热环境,因此对其节能技术的研究成为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本文借由研究日本村镇案例中建筑墙体保温构造方式,材料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我国寒地村镇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日本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产品声明的概念,阐述了与环境标志和碳足迹的关系.以PVC-U窗为例,从全生命期角度详实介绍了环境产品声明评估的实现步骤,包括内容,评估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建材产品领域开展环境产品声明评估的可行性和有待建立完善的工作,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说明推广环境产品声明对于建筑产业发展的意义.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Declaration,简称EPD),是由独立
结合严寒地区气候特征,研究严寒地区最冷月在太阳辐射和无太阳辐射条件下各种气循环方式对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总结适用于严寒地区的节能运行方式.运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分别对冬季工况太阳辐射条件下玻璃幕墙热工特性以及无太阳辐射条件下玻璃幕墙节能设计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条件下,内循环双层玻璃幕墙室内温度明显大于封闭双层玻璃幕墙.冬季无太阳辐射低温条件下,机械通风双层玻璃幕墙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建筑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薄弱环节,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近50%,提高建筑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的关键,占据建筑外窗70%左右面积的玻璃成为降低建筑外窗传热系数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MQMC软件对建筑外窗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研究,得出真空玻璃提高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效果明显,对建筑外窗节能有很大的作用.
2015年7月台风"灿鸿"过后,上海有住宅小区发生外墙外保温系统脱落的现象.保障性住房作为民生工程,其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更应引起重视.笔者通过对上海2011年之后交付的保障性住房外墙外保温系统现状进行的调研,总结了保障性住房外墙外保温系统出现的质量问题,比如保温材料与配套材料不匹配,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难以平衡,材料质量难以控制等,同时对出现质量缺陷较多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从材料、施工及后期使
海水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沿海城市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通过简单阐述了海水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根据金港大厦项目的具体特征,对风冷热泵、水冷机组和海水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海水源热泵机组在金港大厦项目从地理位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占优势,具有可能性,在深圳市业已形成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内,值得大力推广.
在地源热泵示范项目能效测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原理,回归构建出分级比例多项式模型,对地源热泵项目在本地区同类型地源热泵系统中的能效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武汉地区地源热泵工程能效节能潜力,并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确定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控制指标,为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武汉市地源热泵测评项目30%的地源热泵项目不满足最低能效限值,需要通过采取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节能改造,更好发挥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