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三届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207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为第二手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20巧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负责组织实施的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目的是为了解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及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情况。调查对象为15岁以上的非户籍地人口。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全员流动人口年报数据为基本抽样框,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进行抽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与收支情况,就业情况,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其他文献
通过验案介绍王兰娣主任用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经验,王主任认为本病以肺脾两虚,痰瘀互结者居多,治宜宣肺平喘,调脾治痰,活血化瘀,采用杏苏二陈汤化裁治疗体现“培土生金”之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属于中医“寒湿疫”范畴.老年患者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群体,因此做好老年人群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老年人阴阳失衡、五脏渐虚、气血化生不足、情绪波动大等生理病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了健脾化湿,补肺固表,益气助阳等预防策略,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作用.方法:纳入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平胃胶囊,对照组(60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电图参数改变,观察纳入患者中自愿进行胃镜检查者治疗前后的镜下情况及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自愿进行检测者血清中ghrelin、CCK含量的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化学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化疗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常会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其中以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道反应,己成为化疗后最常见副反应之一,这些消化道副反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的耐受性.目前,西医治疗该反应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注重整体调节,综合运用,具有减毒增效,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效果.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意愿
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范畴,而外科病区作为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科室,应当加强院内感染风险的控制.要想实现新冠肺炎防控的目的,还需围绕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在管理层面与意识层面、行动方面等方面落实防控要点,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控制院内感染,以切实降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风险.
目的:研究腕踝针在胫腓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治疗组B,A、B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腕踝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肢体肿胀周径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疗效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结果:A、B两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A、B两组在
目的:分析研究对颈椎病患者实施的临床中医护理对策.方法:以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100例来本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临床中医护理对策,而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VDS评分(头痛、颈痛、上肢麻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B组患者头痛、颈痛、上肢麻痛等情况较A组
概述自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以来,为充分发挥中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本院成立了西峰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制定了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方案(试行)》.经院中医防治专家组讨论审定本院中医管理科、中医科、药剂科协同自制预防型香囊,给奋战在一线的每位职工发放一枚,帮助他们更好的保护自我,预防疫病,香囊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潜伏期1至14天,多为3至7天.以发热、干咳、
本研究尝试在相对剥夺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劳动力流动在经济层面的动力机制上进行研究,对当前劳动力流动及经济地位流动的现状及其规律进行细致描述,并基于在经济上的绝对收益和相对位置,探究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