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缸内气体流动循环变动的模拟研究

来源 :2013年IDAJ中国区用户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涡模拟方法是目前研究缸内气体流动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应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一台四气门直喷汽油机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分析,通过连续多个工作循环的模拟计算,探索缸内湍流流动的循环变动特性和规律.由于大涡模拟可以真实的反映内燃机循环过程中缸内气体流动的细节和规律,所以非常适合研究内燃机的循环变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气道实验验证中,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在总体上吻合;大滚流比可以降低缸内的循环变动,缸内气体的湍动能增加,但是气体流动均匀,滚流持续时间长.
其他文献
混合动力汽车是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基础上增加电驱动系统.通过驱动电机和内燃机的协调工作,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和CO2排放.考虑动力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和零部件参数的特点,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来综合优化系统的能量分配.本文通过使用GT-SUITE软件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验证零部件参数满足性能指标,在控制系统开发阶段制定整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系统燃油经济性.
以传统DCT车平台,开发混合动力车型.根据整车动力性能目标,确定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参数.基于GT-SUITE仿真软件平台,联合MATLAB/Simulink控制模型,对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动力系统的匹配合理并满足整车动力性及经济性要求.
利用GT-SUITE软件对某款汽油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计算,分析此润滑系统的机油压力水平和不同机油消耗件在发动机的机油分配.结果显示,可变排量机油泵相对于定排量机油泵,在高转速时,排量变小,减少了机油泵的功率消耗,但限压阀开启过早,造成通过限压阀的流量过多,机油泵能量过剩,此机油泵还有优化的空间.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车辆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利用GT-DRIVE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进行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基于此模型,本文在原有主减速比的基础上改进了主减速比,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主减速比,在NEDC循环工况下油耗有所降低.
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是直接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点,使发动机尽量工作于高效率区域,以达到实现低油耗、低排放的目的.本文应用GT-SUITE软件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在GT-SUITE软件中搭建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整车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优化控制策略,能够在控制系统开发阶段验证所制定控
针对高原环境下发动机功率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供油系统参数的调节实现发动机高原功率的恢复.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V型6缸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以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详细校核,为研究高原性能重新匹配了流量和压比范围更宽广的增压器.研究了喷油提前角与功率、涡轮入口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供油参数的调节方法.计算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整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
空调制冷系统性能匹配直接影响乘员环境舒适性.本文通过一维空调匹配分析,并结合三维机舱流场及乘员舱流场分析,综合考察了某轿车空调降温性能,最后通过试验对乘员舱进行了降温性能验证,分析表明空调系统降温性能一维匹配结合三维流场、温度场分析对空调降温性能的设计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为后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简述节温器的功能及分类,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对冷却系统的影响;结合装甲车辆特点,探讨在其电控冷却系统中应用节温器的可行性;基于某型装甲车辆冷却系统建立了有节温器和无节温器的电控冷却系统GT-cool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有节温器冷却系统的阻力比无节温器冷却系统阻力高,小循环阶段温升速率高于无节温器冷却系统,总的初始温升慢于无节温器冷却系统;在冷却系统中加装节温器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论.
在电动汽车控制器开发中,采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可以对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测试,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该文研究开发了基于GT-SUITE-RT整车仿真环境的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简称EV)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按模型搭建、台架配置和模型测试三个步骤,介绍了各个步骤的实现方法.通过对某款电动车型控制器各项功能的测试,结合ET样车的实验测试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GT-SUITE-
为有效降低独立式发动机舱车辆冷却风道的空气流动阻力,设计了4种不同的风道方案,建立了其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CFD)进行数值模拟,通过GT-Suite软件建立了冷却风道的仿真模型,并用GT-Cool模块离散了其3D模型,在空气质量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对四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方案4功耗与阻力最小,方案1风道高度最低.从冷却风道的低阻高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