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

来源 :2005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酶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随着果蔬汁加工业的发展,酶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已经由过去的果蔬汁澄清、改善产品的稳定性、降低果蔬汁粘度、超滤膜管通量恢复等方面,扩展到果浆酶浸渍以及液化处理果蔬浆,使果蔬的出汁率显著提高,相对降低了果疏原料消耗成本。因此,对酶在果蔬汁加工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在大豆肽制取和提纯工艺基础上研制了大豆肽奶饮料。通过以大豆粕为原料,经预处理,双酶酶解脱苦,经离心,膜分离,纳滤膜脱盐浓缩提纯得到大豆肽浓缩液,添加奶粉及其他辅料,确定加工大豆肽奶饮料的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和产品质量标准。以国家大豆肽行业标准肽含量检测方法为基本原理改良检测肽含量方法,改变了只能检测粉状肽的状况。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现状、产生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探讨了展青霉素与苹果的品种、腐烂率、贮存温度等相关关系,确定了加工高质量浓缩果汁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阐述了中国浓缩苹果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包含的主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原料果基地建设和基地注册,加工工艺的选择和HACCP体系的实施,最终产品的检测和检测结果的验证等的实施情况,对果蔬汁检测重点实验室在促进生产和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本文全面分析了果蔬饮料加工各个环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有利于保证和提高果蔬饮料的产品质量。
本文对无酒精饮料的微生物稳定性控制进行了阐述。根据无酒精饮料及所污染的有害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其微生物污染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因饮料有害菌污染无酒精饮料而导致的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见。为提高无酒精饮料的微生物稳定性,保证其在货架期内的品质,除对样品按周标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外还须使用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地检测饮料有害菌,并同时辅以整个饮料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控制和薄弱环节分析,这样才能成功实现对无酒精饮料
目的:评价莲芯雪植物功能饮料“清咽润喉”的功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跖浮肿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小鼠棉肉球芽肿法,观察莲芯雪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急件毒性实验初步评价莲芯雪的安全性。结果:莲芯雪对小鼠耳、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试验测得最大耐受量(MTD)为145.8g/Kg。结论:莲芯雪对急慢性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苹果汁芳香成分指纹图谱;采用色谱图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或峰高及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中相关系数、夹角余弦的计算,对苹果芳香组分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不同品种苹果中特征芳香成分。将此方法应用于我国主要制汁苹果品种芳香成分指纹图谱的比较和评价得出:相似度参数中相关系数0.982~0.998之间,夹角余弦在0.99~0.997之间,实验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件测定
饮料生产中正确恰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对于保证产品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际通行的膜过滤法做参比对照,探求小同性质的产品在国标法(直接接种法)的规定下最合理的检测取样量,从而提高工厂微生物检验能力,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证。
根据苹果汁是一种缓冲溶液,其含量不同则缓冲能力大小不同。本文对苹果汁饮料的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同时得出了缓冲系数与原果汁含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可以推算出苹果汁饮料中的原果汁浓度。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0.56%-1.62%,回收率106.98%-113.23%,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方法简便迅速,可应用于苹果汁饮料原果
本文研究了采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生产仙人掌功能饮料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仙人掌汁中补加3%蔗糖,接种0.05%的活性干酵母30℃下发酵4d,其酒精含量为1.22%(w)。然后再补加0.1%的酵母浸膏,接种10%的醋酸菌液,34℃振荡培养72h,其总酸含量为1.35%。将经过澄清处理的酵母菌发酵汁、醋酸菌发酵汁和纯净水按1∶1∶1混合,再经适当调配,制得富含黄酮的仙人掌功能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