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来源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已经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发展成为亚洲的“硅谷”。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方略,文章最后部分主要是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对发展中国
集群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本文认为我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高新区第一次创业发展,这种模式的经济绩效在于发挥了高新区的集聚效应、资源效应、创新效应、示范效应、合作效应和创业效应,高新区也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载体。但是,这种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高新区的自身发展存在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要推进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我们必须加快高新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来培育先进技术,这点做得很成功。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从外国投资者那里获得了相当多的长期资本投资,而不是短期资本。通过这样做,中国公司已经从外国跨国公司的知识滋出效应中受益,这些外国跨国公司对中国工厂投资并联合生产主要用于出口的产品。作为”开放”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开发了一些区域如经济特区,以便从发达国家吸引更多的技术上先进的合资伙伴,这
简要概述广东省专业镇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的三大发展模式,探讨新时期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发展对策。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发展观”,而且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有它特有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指向。由于这一新模式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落脚点、重点和它长远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或者新的变化,也使我们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需要在这样的新模式中研究科学技术的规划问题,对科教兴国战略进行再认识,以有利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提出了全面科(学)技(术)观,并在深入论述“科学发展观”与全面科技观共同的客观基础以及两者之间辩证关系,具体分析人的现实活动是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三者交互作用产生的整合效应的基础上,批评了“惟一科学”的传统科技观,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全面科技观可能成为现代规划理论基础的观点,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选择。
网络社会的兴起引起国际社会的新一轮竞争。传统上以物质资源为主要争夺目标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同时信息也加入可争夺的资源范畴之内。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任务是多重的,在物质资源获取能力上要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对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上同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电信产业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电信产业国际化的竞争环境要求各国存在体现国际趋势的政策与之相适应,电信技术选择管制是立足于发
本文研究了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协调发展问题。一是以陈锡康在Leontief发明的投入产出技术基础上,提出的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依据,构造了投入占用产出扩展模型,进而将其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模型;二是在此基础上,又与多目标规划模型结合,最大限度的考虑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增长、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期望目标,建立了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优
基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交叉性和极其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西部12个省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有效性分析。文中首先选用了信息化有代表性的若干投入指标和和工业化的若干产出指标,把西部地区2001年的指标数据放入(P)模型中,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来求解。最后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投入和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说明。
生产要素投入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来源,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经济增长为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种互动关系,利用得好则形成经济增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更高质量的增长-科技投入的增加-新的科技进步-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