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TLR4 transmembrane peptide produce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liposaccharide-stimulated pro

来源 :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小分子化合物XLHX-124-50,XLHX130-7抑制HIV-1感染的活性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pJR-FL病毒包膜蛋白质粒与pNL4-3.Luc.R-E-核心质粒共转染构建HIV-1假病毒,检测化合物抑制病毒感染的活性;采用细胞融合法及构建相同核心质粒的VSV-G假病毒,探讨化合物是否作用于进入阶段;利用针对包膜蛋白亚基gp41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和天然凝胶电泳方法(
目的:研究野木瓜总皂苷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半数致死量,摸索给药的有效剂量,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研究对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醋酸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测定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角叉菜胶致炎模型测定血清中N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小鼠炎性足渗出液中炎症介质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结果:高、中、低剂量组都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
目的:通过对罗汉果干果不同溶剂提取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罗汉果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60%乙醇回流提取罗汉果果实,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研究了各种提取物在二苯代苦味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2(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di(3-ethylbenzothi
目的:通过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氮杂芳环系列化合物与c-met的相互作用,并据此进行化合物的修饰。方法: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70个作为c-met抑制剂的N杂环化合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相互作用强弱与活性的关系。基于分子对接结果对化合物进行R基团的拆分,并据此建立Topomer CoMFA模型,进而进行氮杂环化合物的改造。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两种U型折叠模式主要取决于pi-pi堆积作用的强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