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

来源 :2006中国现代畜牧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x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系统简要分析了其中成因,指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畜牧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基层政府畜牧公共服务能力弱化是问题主要症结.要解决融资难,必须充分认识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帮助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健全畜牧业市场体系,规范融资交易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是结合上海市科委的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崇明岛生物质能循环型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编号:05dz12010)展开.采用新鲜的猪粪为原料,以崇明前卫村沼气池中上次正常发酵的沼液为接种物,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质能研究中心自制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上发酵产气.同时对发酵过程中的沼液和沼气取样检测.本文对影响沼气发酵的接种物选择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沼液的全氮,水溶性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产气量和产
随着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明显;由于畜牧业盈利能力低下,处理能力差,使资源性物质成为污染源.养殖小区只有从自身抓起,干清分离,控制用水,禁止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重金属添加剂.同时,全社会应给予大力支持,开展对治理环境污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小区治理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的投入,畜禽养殖小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畜牧业才能可持续
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养猪的高级形式,中国工厂化养猪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思考.我们大概可以把中国工厂化养猪分为四个阶段:①萌芽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机械化养猪为标志;②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养猪初期曲折发展,主要是引进养猪设备和外向型猪场的建立;③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工厂化养猪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对规模化养猪业的环保技术进行集成创新:(1)集成体内减污环保技术,包括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技术、加酶调控模式、以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净化疫病为基础实施绿色促长调控技术、除臭剂应用等;(2)集成体外治污环保技术,包括生物发酵有机肥专用菌种研制和发酵生产工艺建立、废水厌氧消化技术集成及沼气利用技术扩展、厌氧发酵出水农灌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等;(3)以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猪场
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养蜂业属畜牧业的范畴,确定了养蜂业的地位和养蜂生产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本文对有关蜂方面的条款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阐述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的实际运用,阐明了发展养蜂业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日粮中添加仔猪复合酶替代部分抗生素的可行性,及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10kg左右,随机分为2组,每组5栏(重复),每栏15头仔猪.仔猪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00g/t仔猪复合酶,降低抗生素用量50﹪,试验时间共20天,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仔猪的料肉比降低了8.45﹪,腹泻率降低了80.7﹪,且有提高仔猪平均日
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正全面进入饲料行业、猪禽养殖业中,作为提升饲料企业档次的标志,有效成分定性定量和检测的依据,实现生物资源包括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几亿农民必须就业、必须稳定、必须和社会一起进步,畜牧业的发展是农民发展的最直接、最广阔和最可行的道路。畜牧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没有宏观政策的战略指导和推动,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畜牧业的变革需要几十年、上百年.因此,重新认识畜牧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制定一整套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正是时候.本文就如何抓住这个战略机遇
本文根据云南省大理州地方良种鸡生产中存在的种禽体系、养殖规模、疫病等问题,提出了地方良种鸡生产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93年起已连续22年禽蛋产量世界第一.但面临着规模小、设施设备简陋、饲养模式落后、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疫病复杂和市场需求高、环保要求高、政策引导作用加强等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德青源公司通过调查分析,运用先进的理念,变革陈旧模式,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优异的经营成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