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体外培养细胞的凋亡及融合研究

来源 :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首先成功地建立了安格斯牛和丝羽乌骨鸡成纤维细胞系,并通过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检测验证所建细胞系的质量后,进行了细胞融合及其凋亡的研究.细胞融合试验利用伊红和DAPI对两组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染色,再用50%PRG促融90s;细胞凋亡试验采用DAPI对细胞核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者结果:安格斯牛和丝羽乌骨鸡的细胞融合率为97.2%,安格斯牛自身细胞融合率为94.9%,丝羽乌骨鸡自身细胞融合率为92.4%;安格斯牛和丝羽乌骨鸡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和0.9%.此项研究可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核移植、形成异核体或增殖的单核杂交细胞、互补分析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用PCR-SSCP分析方法,对共39头的草原红牛和利草杂交牛MSTN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显子共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BB型和AB型.经测序发现在第一外显子的第282位发生1处C→A的碱基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统计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的含量很低,在草原红牛、1/4血的利草杂交牛和1/2血的利草杂交牛中的含量分为0、0.115和0.269.利用
在分析研究RFLP、RAPD、VNTR、SSR、RMAPD、AFLP、PCR-SSCP、SNPs、mtDNA等各种DNA分子遗传标记的原理和优缺点基础上,讨论藏绵羊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NRAMP1基因是与动物沙门氏菌等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393头猪NRAMP1基因内含子6的Nde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发现皮特兰、大白猪、长白猪3个品种中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趋近一致,其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261/0.739,0.223/0.777和0.204/0.796.
为分析我国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17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对我国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鸭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s).采用UPGMA和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展检验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并进行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以隐性白羽鸡和仙居鸡为亲本建立的资源群体F2500只鸡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各个体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标记与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杂合度为0.701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8.方差分析显示:MCW0095、ABR0322、ADL289、MCW4、ADL166、MCW104和MCW67对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我国著名中型蛋肉兼用品种巢湖鸭的外貌特征、生产特性和适宜分布的生态环境,并发现该品种在原产地处于正常保种状态,保存利用良好.通过筛选的26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总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69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0.488,杂合度为:0.610.说明该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选择的潜力相对较大
建立SYB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A鸡β-actin基因mRNA表达的方法,为了解AA鸡胰腺组织中功能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以TRIzol裂解抽提法提取AA鸡胰腺组织总RNA,设计并合成鸡的β-actin基因引物,以RT-PCR法制备β-actin基因的目的片段并进行扩增和纯化回收,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模板来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得到标准曲线,并在提取的AA鸡的胰腺组织中对β-actin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71头梅花鹿、18头白唇鹿和11头马鹿三项血钾指标和红细胞钾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被检青海梅花鹿、白唇鹿和马鹿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分别为4.2、3.7和4.4 mmol/L;②全血钾离子浓度为28.3、27.4和28.9 mmol/L;③红细胞钾离子浓度分别为70.5、75.4和74.4 mmol/L;④按全血钾离子浓度或红细胞钾离子浓度判定,全部被检青海三种鹿的红
采用电穿孔法将带有GFP的质粒(pGFP-NEO)转染MSCs,经过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荧光显微镜检测GFP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电压150V,20ms一次脉冲进行转染.转染GFP质粒的MSCs能在含有G418的培养基中生长,而未转染的MSCs不断死亡.转染24h后即能观察到少量荧光细胞,一个月后大部分荧光细胞呈集落样生长,荧光表达较强,转染率为25%~30%.稳定表达的阳性克隆细胞,已稳定表达
本实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c Ⅰ酶切银狐基因组DNA,经1.0%凝胶电泳,回收特异揪性亮带,连接pUC18载体,转化DH5α大肠杆菌,随机挑取10个阳性克隆测序采用DNAMAN和BLAST进行序列分析,其中9个克隆为银狐着丝粒卫星DNA重复序列,长度为741bp与743bp之间,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在90%与97%之间,经BLAST检索,这些重复序列与已报道的犬着丝粒卫星DNA重复序列同源性为80%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