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安医家王任之运用理气活血通阳法治疗胸痹

来源 :第三届全国新安医学流派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安医家王任之在临床上治疗胸痹时常以理气活血,通阳宣痹法,用药上常以瓜蒌、薤白等利气宽胸通阳;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现从病因病机及用药特色的两大方面探析王氏胸痹的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一则以验证.
其他文献
从《王仲奇医案》治月经后期验案三则可知:王仲奇临证精于辨证,以经络、脏腑为依据,重肝脉,补脾肾,调奇经、奇恒之腑,方灵活,药轻灵,善用花类,屡起沉疴,系新安医家的杰出代表.
通过研究新安医学著作《吴氏医验录》中两则病案,探讨新安医家吴楚对劳倦内伤的治疗特色经验进行分析,并思考其他医家误治的缘由、错误的辨证思路.从而对劳倦内伤达到深刻的认识,了解如何对劳倦内伤的正确辨证.对分析劳倦内伤的病症特点领悟吴氏的用药习惯.
“心肺同归一治”是新安医家程玠在其著作《松崖医径》中所提出的学术思想.笔者主要通过研究《松崖医径》一书,通过理论形成、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其所提倡心肺同治,归根为气血二字.心主血,肺主气,气血为人体之根本,肺气不行则心血不能濡养;心血不足,则肺气无所依附.故临床治疗要重视气血之重要性,即注重心肺的同治,治疗时需通肺气,养心血;平心火,调肺金,为现代医家临证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泄泻验案,揭示叶天士泄泻辨治特色.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泄泻验案为例,结合《内经》、《伤寒论》、仲景学术思想等相关论述论著与叶氏学术思想,阐释叶氏泄泻验案,综合分析其辨治特色.结果:发现叶氏治疗泄泻以健脾和胃化湿为基本治则,重视肝、肾二脏对泄泻的影响,确立“甘以理脾,酸以制肝”、“久泻必从脾肾主治”治则,注重调理奇经经脉和调畅气机.结论:《临证指南医案
《赤水玄珠》为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孙一奎孙先生所著,其第二十一、二十二卷中叙述了有关妊娠病的内容.孙氏为固本培元派,他认为妊娠病的根本因素在于气,而气来源于脾胃.孙一奎认为血气调如则胎得其所,欲得血气调如则不离脾胃,调理脾胃的同时加以顺气、理气、补气之药,多用半夏、白术燥湿健脾,紫苏、陈皮行气理气,砂仁除湿安胎元,临证加减,统筹兼顾,是治疗妊娠病的重要方法.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以血小板减少、广泛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西医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高剂量免疫球蛋白为主要治疗手段,副作用较大.王任之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血热及血瘀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养阴活血为主,治效卓著,屡起沉疴.
从病因病机及用药特色两大方面介绍了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消渴病的思路及经验.王氏在消渴的治疗上,既继承了前人三消治法的精髓,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用药体系.临证重于养阴清热,益气健脾,滋润肺阴,轻泻肺热,上、中、下三消合治,综合治疗,疗效明显.
《王仲奇医案》中以辛开苦降法治疗多种内科杂病,特色鲜明,文章主要从郁证、呕吐、咳嗽、脘腹痞痛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王仲奇以辛开苦降法治疗经验,发现王氏承仲景、叶氏等医家运用辛开苦降法的经验和认识,师古却不泥古,将辛开苦降法运用到多种内科杂病的治疗中,深入研究,以期开拓临证治疗杂病的思路.
吴楚论治产后病立温补之大法,善辨病因病机,不忘多虚多瘀;不拘俗流,敢用人参附子;产后发热以参芪甘温益气除热,产后便秘以重剂当归、熟地养血补虚滋阴润燥,补血与通络并用,肝肾同调,通过研究吴楚对产后病的论治,对其临证的理法方药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产后病的治疗提供思路,以增强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精细化管理属于科学管理的第二层次,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明确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应责任人.以当前供热能耗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对如何加强供热能耗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进行阐述.